卷一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亦称《左氏春秋》,是一部以鲁君世次为线索的春秋时代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最后附记了鲁悼公十四年(前454)智伯卒事。汉时,一些人认为它是传《春秋》的,把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实际上它并非是阐释《春秋》的,而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关于它的作者,司马迂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但唐以后,人多有异议,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作者已无确考。《左传》是继《春秋》后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历史著作,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历史情况,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它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它善于对庞杂纷繁的历史材料进行精心剪裁和安排,使之故事化;它善于记述历史人物,有时还能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郑伯克段干鄢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美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清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凛延。于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周郑交质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久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摘自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