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定 价:¥23.00

作 者: 方有国著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丛编项: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标 签: 汉语

ISBN: 9787806593295 出版时间: 2002-0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304 字数:  

内容简介

  所谓新路子、新方法,其实就是许多人都常说过的历史比较法。这个方法并不新,20世纪在中国音韵学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威力。在神秘深奥的傅统音韵学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创建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汉语法,应该怎样做,我曾经过多年思考,并同几位同志讨论过。我认为:第一,研究汉语语法要把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在操作时二者又要严格加以区别。第二,方言中的语法材料需要大力发掘,应用于历史比较研究。方言是历史演变中的活化石,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资料的严重不足。如果这项材料充分发掘利用起来,可以使语法研究的面貌大为改善。第三,利用汉藏语系亲属语言的语法同汉语作比较,是另一条新路子。第四,要充分继承傅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要充分掌握文献资料。中国的傅统语法学包括在文字训诂学中,《苍》《雅》之学是研究中国语法学(包括语言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不中能出高水平的成果。

作者简介

暂缺《上古汉语语法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再研究
释“迪”“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上古汉语“者”字词性舆功能再研究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复议
《诗经》虚词“式”辨释
《诗经》“数十斯+名”结构辨析
“以A为B”变换结构说略
“有”“无”代词用法再探讨
“之”“其”活用浅议
《论语》“斯”字的词性和用法——与宗傅璧先生商榷
《孟子》虚词“舍”新解
《荀子》“而为”辩析
“何合焉为”语法分析商榷
“莫之或止”解
《汉词大字典》虚词训释辨证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