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

《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

《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

定 价:¥23.00

作 者: (美)安乐哲,(美)罗思文著;余瑾译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传统主义丛书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500437451 出版时间: 2003-03-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328 字数:  

内容简介

  我们是在一个既定的文化环 境中成长起来的,周围已有的一切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即 一套信仰和价值体系。世界观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历程,它所提供的不可或缺文化价值使我们的人生步伐更加稳健。作为生命光源的世界观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太阳,它使我们的生活稳定有序。在这炫目的文明之光中,我们试图透过一扇窗户去观察窗外的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但是,强烈的反光将窗子变为一面明镜。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映像。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预设了自己文化经验中所熟悉的东西,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材料——恰恰正是它们,展示了作为文化之源的具有可比性的行为。只有当我们注意到积淀于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的那些非同寻常的理念时,我们才能抵御文化简化论的大举进攻。此处并不是在暗示阅读《论语》的目的性——这种研习实在是一件单纯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论语》一书将被不同的读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分别个人化,内在化。尽管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点确凿有据,但是我们既不愿将之强加于人,也不想将之宣称为一个“最终结论式的”解读,因为《论语》一书的内涵确实太丰富了。虽然我们从历史角度撰写的《导言》力求平实坦诚,不作无谓的辩论责难(我们并不想挑起任何学术论战),可是这也决非一篇不偏不倚的中庸之作。很有可能,许多我们崇敬的学者并不赞同我们对古代中国世界、它的人民、它的语言的某些理解。因而,他们或许会对我们的部分诠释提出异议。面对上述汉学家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的质疑,我们将 在《附录》中补充一些论据,并加以分析,用以捍卫我们的观点。此外,我们还讨论了新近出土的竹简《论语》。此即现存最早的《论语》版本。正是它的重见天日促成了本书的完成。这就是本书的结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把握《论语》的精髓,循道而行。

作者简介

  安乐哲:夏威夷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亦是《东西哲学》和《国际中国评论杂志》二刊的主编。他撰有几本诠释古典儒学的论著,其中包括:《参悟孔子》。他早年所译之《孙子;战争的艺术》,被公认为当代中国军事和哲学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罗思文:圣马丽学院人文科杰出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高级客座教授,撰有《中国之镜》,并即出版《儒家的抉择》一书。另外,他还主编或翻译了《莱布尼茨:中国书简》等6本书。现任“亚洲社会与比较哲学论丛”主编。

图书目录

英译本序言
导言
 历史文本背景
 哲学和语言学背景
《论语》的哲学释义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附录一 《定州论语》
附录二 对语言、翻译和诠释的再分析
《论语》英译本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