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学风与学术(代序)
(一)文章节义之乡
(二)禅宗的腹地
(三)心学(理学)的心脏地带
(四)经济与治术
(五)诗人与词客
(六)赘言
一 陶渊明之生死哲学
(一)人生观:任真自得,恬淡高洁
(二)死亡观:乐天委分,识运知命
(三)对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论沉思
二 洞山良价的生命论
(一)人生大事——认识生命
(二)生命境界——编正五位
(三)生死无碍,来去自由
三 马祖禅观及其对洪州禅系的影响
(一)创立洪州禅系
(二)作为生活禅的禅道自然观:平常心是道
(三)任运自在、随缘适性的禅道理念
(四)随机而发——马祖与洪州禅系的自然禅风
(五)触事而真、立处即真的本真价值
四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礼备体用,合内外
(二)礼顺人情
(三)学礼成性
(四)李觏礼论的现实意义及对王安石的影响
五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一)儒学传承谱系之检讨
(二)天人关系论
(三)性命学说
(四)圣王之道与儒者修身
(五)结语
六 陆九渊的人生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一)人生价值:“天爵”与“人爵”
(二)人生理想:“堂堂做个人”
(三)人生境界:“大人”
(四)象山先生人生精神之现代沉思
七 陆九渊的儒学思想
(一)宇宙与吾心
(二)本心与心即理
(三)简易与涵养
(四)心学与实学
(五)结语
八 梭山先生之行与思
(一)“学问渊粹”
(二)朱陆之辩
(三)修身与齐家
九 文天祥精神世界结构层次的哲学阐释
十 吴澄文集版本源流考
十一 罗钦顺及其《困知记》
十二 江右王门何、黄二先生学行述略
十三 陈明水论
十四 王时槐哲学本体论辨证
十五 罗近溪的造诣
十六 颜钧的平实之学
十七 汤显祖的人生哲学
十八 宋应星哲学研究纲要
十九 欧阳竟无思想研究
附录一 周敦颐在江西若干史迹考
附录二 罗汝芳生平与家世述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