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现代金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

现代金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

现代金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

定 价:¥25.00

作 者: 张强[等]著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走向21世纪论丛
标 签: 金融

ISBN: 9787543818286 出版时间: 1998-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362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现代金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强,女,1954年3目生。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保险系副主任、金融保险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获湖南师大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与教学,已完成专著、教材等16部,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主持完成三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主编的《货币银行学》1995年获全国金融类优秀教材“中青年奖”,主持建设的“货币银行学重点课程”获省级重点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奖”,并12次获省部、院各级的科研教学奖励。1994年荣获中华金融教育基金奖,1996年评定为湖南财经学院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7年被授予“湖南巾帼百佳”称号。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 言
    第一篇 现代金融产业
   第一章 现代银行业
    第一节 现代银行与经济发展
    一 现代银行体系及其功能和作用
    二 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集约作用,扶持重点产业
    三 “输血’与“造血’并举,缓解资金紧张
    第二节 商业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转制
    一 转变服务观念,支持国企转制
    二 完善内部机制,促进国企转制
    三 建立主办银行制度,银企携手共进
    第三节 银行业务创新与银行发展
    一 国际银行业务创新的启示
    二 我国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
    三 以业务创新求得银行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信托业
    第一节 信托业的历史回顾与评鉴
    一 西方信托业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信托业的两次生成
    三 我国信托业的评鉴
    第二节 信托业的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
    一 信托业的主要社会机能
    二 我国信托业的功能定位
    三 我国信托业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信托业的法律控制
    一 信托关系的立法
    二 信托业的准入立法
    三 信托业的营运立法
    四 信托业的监管立法
   第三章 现代保险业
    第一节 现代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
    一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二 发达国家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
    三 我国保险业的考察及评价
    第二节 我国保险体制的历史沿革与改革
    一 我国现代保险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 我国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保险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 我国保险立法与保险业的规范化发展
    一 保险立法
    二 保险市场的规范化
    三 保险业的未来发展
   第四章 金融业的风险与控制
    第一节 金融业风险的基本属性与来源
    一 金融业风险的基本属性
    二 金融业的风险来源
    第二节 金融业风险的警示
    一 金融风险威胁金融业的安全
    二 金融风险危及经济的稳定
    三 最大的威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
    第三节 金融业风险的控制
    一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准确预报风险
    二 完善金融业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及时防范风险
    三 加强银企合作 努力化解风险
    第二篇 现代金融市场
   第五章 现代信用制度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信用制度与经济运行
    一 信用制度的简要考察
    二 信用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三 关于信用制度的几个初步结论
    第二节 我国信用制度及其改革
    一 我国信用制度的特点
    二 信用关系混乱的弊端:以银企关系为例
    三 我国信用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现代信用制度与金融市场
    一 金融市场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
    二 金融市场与体制创新
    三 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货币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金融运行
    一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化的必要前提
    二 货币市场是优化资金配置的工具
    三 货币市场是加强金融调控的着力点
    第二节 规范同业拆借市场
    一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三 进一步规范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对策
    第三节 发展票据市场
    一 发展票据市场的必要性
    二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 发展我国票据市场的对策
   第七章 资本市场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理论分析
    一 资本市场与出资者主权
    二 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
    三 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环境
    第二节 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实证
    一 资本市场并非包医百病的良药
    二 对我国资本市场职能的理性思考
    三 科学定位资本市场,全面推进金融改革
    第三节 我国资本市场主体的行为研究
    一 筹资主体行为的有效性
    二 资本市场利用的规范性
    三 投资主体行为的理性化
    第三篇 现代金融调控
   第八章 货币供求均衡
    第一节 社会总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
    一 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二 社会总供求均衡与货币供求
    三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机制
    第二节 货币失衡与通货膨胀
    一 货币供给过多与通货膨胀
    二 我国货币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探讨
    三 货币均衡的实现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机制
    一 货币供给主体分析
    二 制约货币供给的其它因素
    三 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的成长
   第九章 金融宏观调控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
    二 货币政策目标确立与选择
    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二节 货币政策调控的要素与作用过程
    一 货币政策的传导与中介目标
    二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过程
    三 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调整
    第三节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货币政策选择
    一 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二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三 经济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改革
   第十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机制及其强化
    一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分析
    二 金融监管的一般技术手段与实施
    第二节 对金融业的监管分析
    一 《巴塞尔协议》与金融业监管
    二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分析
    第三节 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分析
    一 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与手段分析
    二 近年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发展与改革
    第四节 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分析
    一 外汇、外债机制
    二 外汇监管的发展与改革
    三 外债监管及其创新
   
    第四篇 现代金融发展
   第十一章 现代金融的深化
    第一节 金融深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 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考察
    三 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评价
    第二节 我国金融深化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判断
    一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压制
    二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深化的成果
    三 金融深化过程中存在着压制
    第三节 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深化
    一 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的必要性
    二 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的可能性
    三 以改革促进金融的进一步深化
   第十二章 现代金融的国际化
    第一节 西方金融国际化借鉴
    一 金融国际化的内涵
    二 西方金融国际化的现状
    三 金融国际化的一般经验借鉴
    第二节 我国金融国际化现状及环境分析
    一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
    二 我国金融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环境分析
    第三节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战略步骤。
    一 特区金融的国际化
    二 上海金融的国际化
    三 内陆金融国际化及我国金融全球一体化
   第十三章 现代金融的工程化
    第一节 金融工程概述
    一 金融工程的含义及其特点
    二 金融工程的作用领域
    三 金融工程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
    第二节 金融工程的运作
    一 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
    二 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
    三 金融工程的工艺方法
    第三节 我国金融的工程化
    一 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二 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三 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实选择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