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尽快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熟悉党的教育工作、掌握网络传播技术、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尽快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在职干部培训,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配合目前各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最优的用人机制,形成一支稳定、安心于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队伍,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干、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从而形成专兼结合的稳定的工作队伍。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要在并不熟悉的领域完成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们自己对互联网不甚了了,实施起来心中无底,走一步看一步,缺乏整体的认识和系统的策略,就难以在激烈的网上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难以担负起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任务。因此,研究、探讨、运用和改进这方面的策略,是每一个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无论是在网络之内,还是在网络之外,“社区”一词都颇为流行,成为人们最喜欢使用的词之一。大体说来,一个社区意味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个单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网上生活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于是许多人在好几个网上社区内活动,就如同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做的一样:,而互联网对于“虚拟社区”的优势之一便是网络能超越地理限制使营造社区成为可能,而网民们更是能在虚拟的空间内达到信息的互通有无。如果加以正确的运用,“虚拟社区”便能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促进信息发展的技术工具,因为它鼓励人们的相互交流,而这也正是“虚拟社区”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一节 敢于进入 善于创新“虚拟社区”常被网民称为CLUB(俱乐部),是当今的互联网最主要的一种意识形态,一般有公告栏、讨论区、社区通信、社区成员查询、在线聊天,游戏等功能。一言蔽之,就是在网卜尽力提供现实社区所能够提供的各种交流和服务手段。现实社区的许多功能都被加入到“虚拟社区”中,这是“虚拟社区”得以存在并迅速发展的根本所在。据美国一家网络公司2000年的统计,那些习惯每天都上网的美国人中70%都参加了一个以上的“虚拟社区”。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今日的中国,已建成的和正在运作的“虚拟社区”从无到有,虽然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个仅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但其人气之旺却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现今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于广大学生而言,信息的覆盖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上推广而言,“虚拟社区”绝对是一片急待开发的富饶的处女地。如果能利用“虚拟社区”的优势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使更多的网民,特别是学生们能在上网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大大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进程。要想真正的迈人“虚拟社区”的领域,大致上有两种方法,即“进入”和“开创”。一、进入社区所谓“进人”,就是进入互联网上现有的“虚拟社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今的互联网上,较为学生网民熟识的大约有以下几个最具有“虚拟社区”特征的网站:“第九城市”(http://www.the9.com),“诺亚城市”(http://WWW.noahcity.com),classover网,chinaren的“校友录”等等。这些“虚拟社区”栏目的设置合理,内容详实,并且大多设立了角色扮演的人区方式,参与性强,令许多人驻足。那么,首先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网站的已有栏目作为信息平台,以“虚拟社区”的网民流量为依托,在公布栏、讨论区、聊天室、投票区等各个区域中上传有关思想政治的内容、时事新闻等。一般而言,公布栏的功能主要是新闻事件或社会动态的发布,可以让公布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外静态的窗口。而在讨论区和投票区中,网民的信息互动则是最为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可以在讨论区中定期地贴上内容有关思想政治丁作的帖子进行论述;或是上传对时事政治的评论性文章;或是利用投票的方式就某一事件人们的态度进行统计,作为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同时,更可以在“虚拟社区”中的聊天室如开网上的“组织生活”,利用网络无地域的特性及“虚拟社区”的超值人气,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广为传播得以真正实现。而对于如chinaren的“校友录”这样结构单一的“小区”,在发言栏中提一些小小的言论就可以引起区中的大讨论,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不妨先从此人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还可以在现有的“虚拟社区”中设立思想政治主题的固定专栏,或者利用链接使现有的“虚拟社区”与各大优秀政治尽想网站挂钩。二、开创特色所谓“开创”,就是开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今日中国的互联网上,我们已经可以找到许多专题性专业性的学术网站。无论形式如何,这些网站的建立都为中国的学术研究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文库(http://melm.myetang.com)、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www.cass.net.(:n)、中国科学院(http://www.cashq.sc.cn)等等都是专题性、专业性网站中的成功典范。这些学术网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网络化进程。但是,要真正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可学习现有互联网上较成功的“虚拟社区”的形式,开创自己的社区。1.社区的内容要丰富动人对于任意一个“虚拟社区”而言,成功的关键是内容是否引人,而现今的“虚拟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解决社区内容的匮乏。目前,除了少数几个“虚拟社区”之外,国内大部分“虚拟社区”都只有一个美丽的外壳而没有充实的内容,而更多的甚至连一个好的外壳都没有,只是名为“虚拟社区”,实际上只不过是聊天室或BBS。网络是一个新世界,但社区的范式,社区的构造,永远必须依从人类心灵的特征。从某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可以称为人类心灵的延伸和拓展。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形成一个可以用“美好”这个词汇来形容的“虚拟社区”,必须也只可能是一个完全逼近人性行为的过程。用商业名词来替代: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也不例外。虽然这样的社区已有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主题,思想政治工作社区的内容仍应尽可能的人文化、生动化,切忌内容的空洞刻板及更新速度的滞后。可以以时事新闻、新闻评论为主作为流动栏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著作为保留内容,以论文选登、事实评析、主题讨论为网民互通手段,以名人名家面对面的网上访谈为客串节目,充实“虚拟社区”的内容。2.社区的栏目设置要有特色除了一般而言的“虚拟社区”平台提供的公布栏、讨论区、聊天室、投票区、档案分享、照片分享、通讯录等等,思想政治工作者们还可根据世界形势、政治动向等变化设立若干临时栏目,以配合不同时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特殊时期,甚至可以将整个社区设立成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旨,特别内容为主题的专题社区,以便更多的网上用户及时了解学习,如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或是宪法和其他法律修改的期间。在一家网站的网上心理咖啡屋,曾讨论过这样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怎样对待心理压力,走出患得患失。在竞争与角逐日渐代替田园生活之宁静的今天,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常常在成与败、得与失之间迷失自己的方向,从而陷入患得患失的心理误区。就这样一个热点问题,广大网友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Hm说:走出患得患失的出路在于望着远方,以开阔的胸襟始终追寻人生的大目标,不因眼前得失而放弃。目光短浅会失去一切,Wcibing以“能量守恒”定律来与“得失守恒”相对比,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无所失就无所得。而Boby则以苏格拉底曾使用过的一个“拾麦穗”的例子证明患得患失就是塞翁刚失马时的感觉,是经验不足对自己缺乏信心造成的。一味地患得患失只能是一错再错。这样畅所欲言而又掷地有声的讨论可以说让人受益匪浅。还有许多人,他们大都带着失眠、口吃、社交恐惧、考试焦虑、悲观多虑、婚恋危机、交往障碍等沉重的心事来到网上心理园地,在这里给自己倾斜的精神天平寻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平衡支点,然后轻轻松松地走了出来……网上的心理交流,可以探讨现代社会网络对人的心灵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冲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有人组织网络模拟家庭、网友见面聚会等活动。试想,如果没有网络,在这样一个紧张而繁忙的时代,在高楼大厦分割了我们有限生活空间的今天,又有谁会静静地倾听你的诉说,又有谁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来为你热情地诊病疗伤?Z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教育中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的主渠道,在中国当代全新的环境下正在经历着时代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教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教人学会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对个体生命的完整把握。心理咨询是通过坦率开放的交流方式,发现并帮助当事人调整认知偏差、转换心境、振作精神、积极投入生活。如:现代中国人的“烦”与“累”很多,分析其原因,突出的误识就是种种不合理的“比较”。诚然人总是生活在比较中,自尊与自卑由之产生。但现实生活中管理者与个人的一些不科学的人为的评比,也负面加剧了人在比较中的错误认识。网上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思考方式。意识观念影响情绪,情绪干扰意志与行为态度。一个人只有学会从正反两方面、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多角度、换位地思考问题,才可以摆脱思想的压力,消除孤独、恐惧、焦虑等不良心态,战胜挫折、走出逆境。生活本身充满辩证法,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也当渗透辩证法,引导心灵走出僵化的、直线的、与脱离现实的误区,从而免除人生悲剧。因为网上极端化现象极为严重。网上心理咨询的出现及其他所表现的特殊的思想教育功能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完善之创举,作为一种十分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新事物,将日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们的认同。尽管人们对心理咨询尚存在许多误见,但坚冰毕竟已开始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