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中国是否正在成为“世界工厂”
日美媒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进入高潮
“Made in China”与“Made by China”
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差距
第2章 从“温特尔主义”到供应链管理:全球产业转移的
微观基础
“温特尔主义”与跨国生产体系
“福特主义”的瓦解
集聚效应与“温特尔主义”的出现
模块化改变了传统制造业流程
模块化:从个人电脑业到汽车业的跨越
模块化与外包
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的建立
从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业看“温特尔主义”
的内涵与形式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业
“温特尔主义”的内涵与形式
大规模定制与委托加工制造基地的形成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的应用
系统的开放性
“微笑曲线”与产业分工
中国成为委托加工基地
委托加工是中国通向“世界工厂”的必经阶段
第3章 创新集聚优势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链的集聚
资本的集聚
竞争力. 创新与区域优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发展
地方政府的作为问题
地方政府在集聚中的作用
走向竞合:两大三角洲内部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第4章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的广东经济
1978年以前广东在中国的地位
广东与其他地区的对比
1978年中国的中心城市
1979年以来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历程
珠三角的范围
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广东经济发展
珠三角经济结构
20年来珠三角的工业发展
国内市场与出口导向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
历史发展
香港经济发展历程
香港经济结构
香港与珠三角的投资与贸易关系
香港在珠三角的投资
香港在珠三角地区不同行业的投资
香港与珠三角的贸易往来
第5章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
长三角概况
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经济的内生性发展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
上海滞后拖住长三角
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经济的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及其广泛影响
苏南经济的发展
“新温州模式”
长三角经济的外向化
21世纪初长三角在全球的崛起
上海龙头地位的确立
江苏经济的成功转型
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
第6章 从政府政策看两大三角洲的发展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互动
改革开放缘起广东:中央和广东省政府的互动关系
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与中央关系的转折点
浦东对长三角的拉动:上海. 江浙与中央的政策互动
地方政府的作为
广东:放权型政府操作模式
上海:规划管理型政府操作模式
江苏:地方政府推动型管理模式
浙江:从自由放任到营造良好环境的地方政府
管理模式
结论:四个地方政府行为的趋同化
区域整合:两大三角洲的内部矛盾与协调
为何珠三角不是一个整体
长三角实现整合了吗
上海大步迈向世界城市
结论:走向竞合
第7章 从市场资源集聚看两大三角洲经济
国内资源向两大三角洲集聚
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广东的集聚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集聚过程
江苏和浙江的集聚过程
国际资源向两大三角洲的集聚
广东的探索
上海的经验
江苏和浙江的对比
两大区域的产业集聚与区域集聚
大珠三角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
珠三角:区域集聚下的地域分工
长三角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
长三角:区域集聚下的地域分工
第8章 结论:两大三角洲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策略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模式
政府替代要顺应市场力量发展的方向
市场力量有能力引领经济整合, 突破现行行政
区划的樊篱
地区竞争优势:全球化下的区域集聚和产业集聚
两大三角洲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是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