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前言这里合并在一起付印的研究曾以同样的标题《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分两部分发表在《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中,第一部分发表在1913年的第一辑中,第二部分发表在今年(1916年)7月的第二辑中-个人的状况与战争的混乱所造成的结果是:已放置了三年并大部分已破付印的第二部分手稿直到今年才能够得到印出和发表。就是说,这部著述的所有部分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写成了。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严格科学的和实证的奠基,这种奠基涉及所有那些与这门伦理学本质相关的基本问题,然而也始终限制在这些问题的最基本起点上:笔者在这里的意图是为伦理学的学科奠基.而不是在具体生活的广度中扩展它。即使在触及那些具体生活形式的地方(例如在第二部分中关于人类社会化形式的问题),根据这里的意图也从没有超出在严格先天的本质观念和本质联系中可指明之物的界限以外。倘若读者仍然觉得这个研究在这里或那里过多地坠入到具体之中,那么这井非是笔者的一种随意,而是要感谢这样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像奥斯瓦尔德·届尔佩已经恰当地说明了的那样——使先天的观念结构区域有了重要的扩展,它延伸到自康德以来便得到习惯认可的纯粹“形式一实践”的先天一领域(Apdofi—5pharen)以外的伦理学上。对康德伦理学说的批判只是这部著述的一个次要目的,这些批判仅仅在研究的起始处和以后部分几个地方较为强烈。笔者处处都想通过对真实事态的积极揭示来批判他所认为的康德纲领中的错误。他并不想通过一种对康德学说的批判或因为这种批判才获得真实的事态。即使在这些批判性的章节中.笔者也都处处从一个预设出发,这个预没就是:正是康德而非任何其他近代哲学家的伦理学,才至今都仍在展示着我们在哲学伦理学上——不是以世界观和信仰意识的形式,但却是以严格的科学明察的形式——所拥有的最完善的东西。笔者的预设还在于.康德的伦理学虽然在这里或那里受到他以后哲学家们的批判.纠正和补充,但它并没有在其最深层的基础中受到撼勘,在这些预设中包含着对康德的成就的绝对尊重.对于笔者来说,这种敬重是不言自明的.即使他的批判性话语有时较为尖锐,即使他想揭示出那个为席勒所感受到的、但也仅仅是感受到的真理的充分根据,这个真理就是:“这位出色的人”用他的伦理学“只是关心了家里的仆人,但却没有关心家中的孩子”,(参见席勒“论优美与尊贵”。)只有明察到这些包含在康德伦理学的基础而...[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