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周易哲学和古代社会思想

周易哲学和古代社会思想

周易哲学和古代社会思想

定 价:¥25.00

作 者: 张吉良著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丛编项:
标 签: 周易 先秦哲学

ISBN: 9787533305963 出版时间: 199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423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周易哲学和古代社会思想》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吉良,本名伯良,男,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共党员。生于1925年2月。肄业于清华大学。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周易研究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业余爱好和研究中国古代哲不。先后在“中国哲学史丛刊”、“周易研究”和“江西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最后综合写成《老子研究》、《名家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和《周易通读》(齐鲁书社出版)。

图书目录

     目 录
   序一
   序二
   关于《周易》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 《周易》的构成
    一《周易》的构成和思想来源
    1《周易》上下经和《说卦》以下三传,是《周易》的本文,
    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2《周易》思想的三个基本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二《周易》的制作时代和作者
    1《周易》当作于战国初期楚人肝臂子弓
    2《系辞》可分《筮论》和《易论》《筮论》《易论》
    以及《彖》《象》《文言》传的制作时代和作者
    3《洛书》《河图》的形成 本义及其与《周易》的关系
    4古天文与《周易》的关系
    5文王与《周易》关系的澄清
    6孔子与《周易》关系的澄清
    7《左传》有关《周易》记载的澄清
   第二篇 《周易》哲学思想
    导 论
    一 本体论和世界生成论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和“元 亨 利 贞”
    二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一个过程,两个阶段
    三 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和同一性
    —“万物睽而其事类”
    四 事物的量的规定性
    —“泽灭木,大过”
    五 事物的相对性和其质的规定性
    六 世上无坦途,凡事有艰难
    七 实践是预想的试金石
    —“履而泰然后安”,“物不可以终通”
    八 谦不自重大;预则凡事立;随不系于故
    九 有恒心,坚持正道,有所前进
    十 内明外晦,大智若愚
    十一 观察人要全面,看本质
    十二 论“巽”的辩证法
    十三 对争议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
    十四 论批评的重要性
    十五 结论
   第三篇 《周易》古代社会思想
    导 论
    一 原始公社文化阶段
    二 奴隶制文化阶段
    三 奴隶制文化阶段的几个主要成就
    1算筹十进位制及其改进二进位制的发明
    2原始数筮
    3老子的本体论和辩证法
    4孔子的人伦学说“仁”和“义”
    5阴阳成为一个哲学命题
    四 新兴封建制过渡文化阶段
    五 母系群婚制向父系专偶婚制的发展
    1“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
    2对偶婚制
    3向男本位专偶婚制的过渡
    4父系婚制的完成
    5“妻子的经常的情人和戴绿帽子的丈夫”
    6专偶婚制约定成俗
    7专偶婚制伦理道德观的确立
    8渐进入人类文明的一个新阶段
    9婚制和婚俗的形成
    10迎亲婚俗
    六从畜牧业到农业的发展
    1大规模的田猎和畜养
    2设置藩篱 圈养牛马
    3捕捉公羊 发展畜牧业
    4在郊野试种 开发农业
    5大丰收
    七 奴隶制国家的兴衰
    1饮食 劫掠 争讼
    2战争
    Ⅰ关于战争的一般规定
    Ⅱ记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Ⅲ周公“伐诛武庚 管叔放蔡叔”
    Ⅳ 晋以风雷之师 益卫之柔弱之卒
    Ⅴ晋楚两军决战
    3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国家的出现
    4国家的镇压职能
    I明罚敕法
    Ⅱ区别对待
    5人民的反抗
    I士人隐退
    Ⅱ人民习于犯死 铤而走险
    6奴隶制的和平稳定的发展
    Ⅰ抓到的俘虏 绑起来 又解开 他们归顺为奴隶
    Ⅱ买卖奴隶的商人亲近者少
    7奴隶制的经济 政治危机
    I征赋不变 减损祭祀用牲摊派
    Ⅱ“井道不可不革”
    8祭祀使用人牲的废除
    I呼吁
    Ⅱ.祭祀使用人牲反而上升
    Ⅲ祭祀使用人牲不可不废
    Ⅳ 用鸡牲代替人牲
    八、新兴封建变革,其兴也勃然
    1教育关心民众 收容保护民众
    2观察百姓意志以决定行为进退
    3自己动手 解决粮食问题
    4主张讲礼节 不赞成苦节
    九 “鼎”的革新史
    十 对自然及其灾害的认识
    1“硕果不食 君子得舆 小人剥庐”
    2风行水上 波澜汹涌
    3震惊百里 没有洒出手中勺里的一滴酒
    4记一次日全食
   第四篇 《周易》象数本义
    一 象数本为学术,非数术
    二 象数思维的三种形式
    三 象数思维向逻辑思维的推移
    四《系辞·易论》《彖》《象》《文言》传皆为
    学术,非数术
   附录:
    一 中国古代算筹二进制数表和《周易》
    二《周易》原理在企业管理学中的应用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