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广东卷 海南卷)

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广东卷 海南卷)

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广东卷 海南卷)

定 价:¥27.00

作 者: 张成德等主编;林友光撰稿
出版社: 书海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写景

ISBN: 9787805503165 出版时间: 2002-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00 字数:  

内容简介

  游罗浮记清·陈澧庚申①闰三月初八日,陈友珊、叶静轩、黎遂之同游罗浮。自石龙登舟,水浅舟大,行甚迟。自辰至未②,行二十里,至九子潭。呼肩舆,良久得一乘。三君步行,让余乘之。行二十里,憩于路旁茶亭者再,至暮抵梅花院。晚饭毕,步行二三里许,过延祥寺,寺僧选方、胜文、惠泉、泽泉留宿僧房。初九日清晨,步上宝积寺,酌卓锡泉,坐味泉亭,观一古石刻佛菩萨像,甚古朴。复回延祥寺,早饭毕,游黄龙洞。余不能行,呼肩舆,又得一乘。三君又步行,而让余乘之。自延祥四五里,至黄龙洞山下登山,至半山亭小憩。又登山,至钓台观水,转至龙珠坡,酌酒,坐长松下。又转入洞门,蹑石桥入洞。洞中有道观,道士甚贫。观旁有四贤祠,祀周濂溪、口口口、口口口、陈白沙③。又有庞公精舍,祀庞弼口④。出洞至桥下,坐石听泉,薄暮返梅花院。晚饭毕,肩舆过延祥宿。初十日清晨,肩舆三里许,至五龙潭。泉流涧石,数折而下。有石如臼,云葛稚川捣药处也。坐石上良久,返延祥寺,僧设馔款客。饭毕,肩过梅花院。漫六七里,至华首台。未至二三里,山凹有孤松,舆夫云:“昔时自此至华首台皆古松,今伐尽矣。”余与宝池茶话片时,三君及僧胜文皆至,乃出寺后,观古松三四株。过合掌岩,坐洗衲石观瀑,左转至蝙蝠洞亭上小坐。此洞乃无蝙蝠,而多小黄蝶。三君饮酒,余饮一杯,独行复至洗衲石观瀑,诸君欲归,觅余不得,余仆曰:“必住观瀑也。”遂共觅余返梅花院,有长冈村刘贡生昆山者设馔款客。饭毕,过延祥寺门看月,至夜半乃寝。十一日出山,至九子潭登舟,水更浅,舟中见龙挂⑤。至暮,乃抵龙溪⑥。【语译】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八日,我和陈友珊、叶静轩、黎遂之同游罗浮山。从石龙登船,水浅船大,行进很慢。从早晨到下午,才行二十里,到九子潭。呼叫轿子,许久才找到一乘轿。三位友人步行,让我乘轿。走二十里,几次休息于路旁的茶亭,到傍晚到达梅花院。晚饭后,步行二三里,经过延祥寺时,寺中僧人选方、胜文、惠泉、泽泉挽留住宿于僧房。初九日清晨,步行上宝积寺,酌饮卓锡泉水,坐于味泉亭,观看一块古代石刻菩萨佛像,十分古朴。然后回到延祥寺吃毕早饭,再游黄龙洞。我不能行走,只叫来一乘轿子,三位友人又步行,仍让我乘轿。从延祥寺走四五里,到黄龙洞,从山下登山,到半山小亭小憩。然后继续登山,到钓台观水。又转到龙珠坡,坐于松树下饮酒。然后转入洞门,走过石桥走入黄龙洞,洞中有道观,道士们显得很清贫。观旁有四贤祠,祭祀周濂溪、陈白沙等四贤人。另外还有庞公书斋,是祭祀庞公的。走出黄龙洞,走到石桥下,坐于石上听流泉之声,傍晚返回梅花院。晚饭后,乘轿子到延祥寺住宿。初十日清晨,乘轿三里许,到五龙潭。泉水奔流于涧石之上,弯弯曲曲而后向下流去。有一块石头如臼,据说是葛稚川捣药的地方。坐石上许久,又返回延祥寺,僧人设宴款待客人。饭毕,乘轿到梅花院。慢慢走六七里,到华首台。还没走二三里,山凹处有一棵孤松,轿夫说:“从前从这里到华首台,都是古松,今被砍伐殆尽了。”我和宝池茶话片刻,三位友人和僧人胜文都到了,便走过寺后,看到有三四株古松。走到合掌岩,坐于洗衲石上观看瀑布,又从西转到蝙蝠洞的亭子上小坐。这个洞并无蝙蝠,而有许多小黄蝶。三位友人在此饮酒,我饮一杯后,独自返回到洗衲石上观看瀑布,诸位友人要回去,寻找不到我,我的仆人说:“一定去观瀑布。”于是一同找到我,然后回到梅花院。长冈村的贡生刘昆山设宴,款待客人。饭毕,到延祥寺寺门看月,至夜深才睡觉。十一日出山,到九子潭登船,水更浅,在船上看见龙卷风。到黄昏,便抵达龙溪。【注释】①庚申:清成丰十年(1g60)。②辰:七时至九时。未:十三时至十五时。③“周濂溪”句:周濂溪,即周敦颐,.宋理学家,因居濂溪,称濂溪先生。陈白沙,名献章,明代著名学者,生于广东新会白沙村(今属江门市),其他两位原文不清,未详。④庞弼口:漏字,生平不详。⑤龙挂:指龙卷风。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以为是龙下挂吸水。⑥龙溪:地名,位于广东博罗县境。书卓锡泉①宋·苏轼予顷自汴入淮,泛江渺峡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涩,百余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水之甘于井也,审矣。今来岭外,自扬子始饮江水,及至南康③,江益清驶④,水益甘,则又知南江贤于北江也。近度岭入清远峡⑤,水色如碧玉,味益胜。今游罗浮,酌泰禅师锡杖泉,则清远峡水又在其下矣。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书。录自【语译】我刚自汴梁经淮河,逆长江三峡而上回四川。终年饮江、淮之水,刚到的时候,觉井水腥涩,百余天之后才习惯了。由此我懂得江水比井水甘甜,心中十分清楚。现今到岭南,从长江开始饮江水,到了江西的南康江,江水益发的清冽,水更甜美,这又懂得南边的江水胜于边的江水。最近越过岭南,进入清远峡,水色如碧玉,水味更好。如今游览罗浮山,酌饮景泰禅师的锡杖泉,则清远峡的水在锡杖泉之下。在岭南只有惠州人喜爱比饮茶,那么,这锡杖泉没有白流啊!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书。【注释】①卓锡泉:位于罗浮山玉女峰罗汉岩下,相传粱朝景泰禅师刚住罗浮山时,他的徒弟以此地无水来难为他,景泰禅师笑而不答,等到草庵建成,他卓(击)锡杖于地,泉涌数尺。②诉:逆水而上。③南康:水名,位于江西省星子县,源出于龟背、鹤鸣二山,注入鄱阳湖。④清驶:即清驶,清新快利。⑤清远峡:位于广东清远市。……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广东卷 海南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广东卷
题罗浮 [宋]苏 轼
罗浮山赋 [宋]谢灵运
罗浮图赞 [宋]陈尧佐
见日庵记 [宋]赵希婴
罗浮山行记 [宋]赵汝驭
庆云记 [宋]白玉蟾
狮子庵记 [宋]王 胄
游罗浮山记 [明]王宗沐
游罗浮记 [清]潘 耒
游罗浮山记 [清]恽 敬
罗浮观瀑记 [清]王 拯
游罗浮记 [清]陈 澧
书卓锡泉 [宋]苏 轼
记游白水岩 [宋]苏 轼
游白水山佛迹岩 [宋]苏 轼
记游松风亭 [宋]苏 轼
题合江楼 [宋]苏 轼
游汤泉记 [宋]唐庚
游西湖记 [明]顾言
建第一江山亭记 [明]吴高
迟苏阁记 [清]叶维诚
游惠州西湖记 [清]蓝鼎元
游石室新记 [唐]王化清
石室记 [宋]陶翼
七星岩记 [明]吴桂芳
端郡署后辟“披云楼”记 [明]陆鏊
暇茇记 [明]陆鏊
披云楼记 [明]何乔新
星岩书屋记 [明]梁敏
避风岩记 [明]张明弼
七星岩记 [清]阙名
七星岩记 (清]阙名
游烂柯山记 [清]阙名
游七星岩记 [清]王拯
游白云山记 [明]陈子壮
游白云山记 [明]何格
游白云山记 (清]陈梦照
崖门吊古记 [明]方良永
游西樵山记 [明]湛若水
西樵 [清]李调元
波罗观日记 [清]王拯
题峡山寺 [唐]李翱
题广州清远峡山寺
游峡山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游峡山寺记
清远峡记
燕喜亭记
……
海南卷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