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花旗银行用人:一招比一招“怪”
一. 成功的花旗银行:世界上最赚钱的机器
二. “趾高气扬”的毕业生:不能不进花旗银行
三. 永久的“万寿堂”:花旗银行的人才库
四. 能人不能被压制:“藏”不住的体制
五. 创造150%的效率:建造全球最好银行的基本前提
六. “临危受奖”: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交易员
七. “嗅”出来的接班人:“银行神童”约翰·里德
八. 罗伯特·怀特“起义”:公然的“篡党夺权”
九. 外行比内行更好:无知就是最大的优点
十. “牛仔风格”:花旗并不总讨人喜欢
十一. 花旗之“肚”:容世上难容之事
第二篇 银行建筑:形象 实力 品位 个性
一. 建筑:“最早的艺术”和“最全面的艺术”
二. 银行建筑:特色形象的直观代表
三. 教堂模式:早期的银行建筑风格
四. 华尔街:美国人并不喜欢的街名
五. 华尔街23号:神神秘秘的摩根银行
六. 英格兰银行永恒的“牌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安全”
七. 现代银行建筑风格:透. 亮. 花. 异
八. 汇丰与中银的较量:银行大楼上的比拼
第三篇 借债还钱:真理必须重复一万遍
一. 《创世纪》:关于生命债的故事
二. 借债不还钱:触目惊心的逃废债
三. 左兜与右兜:“欠债有理. 不还万岁”
四. “水土不服”:被拖累的外资银行
五. 债务人监狱:严厉的刑罚与信用秩序的建立
六. 破产法:“山穷水尽”时的选择
七. 死亡:了结债务的另一条途径
八. “黑名单”制度:抹不去的污点
九. 债权银行起诉:“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四篇 忠诚的员工:银行到哪里去找
一. “人”:比科学技术更重要的生产力
二. 忠诚的员工:定义该如何下
三. 前提条件:员工如何才能忠诚于他的银行
四. 终身雇佣制:日本人的经验
五. HP和IBM:美国人如何借鉴
六. 杰克·韦尔奇:“终身就业能力”比“终身就业”更重要
七. 多种激励措施:如何培育忠诚的员工
第五篇 忠诚的顾客:银行如何去求
一. 顾客流失率:越低越好
二. 提供超范围服务:给客户“意外的惊喜”
三. 建立客户档案:及时“唤醒”客户
四. 事后写感谢信:该重复时就重复
五. 及时处理投诉:不要让顾客不满意
六. 利己不损人:银行设计规则必须兼顾顾客利益
七. 制造友善气氛:永远不要对顾客说“不”
八. “谢谢”:最简单但最有用的语言
第六篇 “我们”:高盛公司旗帜鲜明的团队精神
一. “我”与“我们”:个人与集体
二. 流失的高盛人:不加盟竞争对手
三.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高盛不用竞争对手的人
四. 高盛的员工:不能只是雇员, 还必须是“贡献者”
五. 高盛的老板:必须比员工干得更多. 干得更好
六. 平易近人的领袖:约翰·考塞的谦逊
七. 金字塔与圆圈:管理模式的比较
八. 怀特黑德的训诫:高盛的经营原则
九. 马克的饭前功课:像背《圣经》一样背公司原则
十. 忠诚于公司:员工得到提升的第一要素
十一. 吃回头草的马:高盛不收
十二. 个人行为不受上司干预:公司包容一切
第七篇 “贵族”:摩根银行的客户定位
一. J. P.摩根:人人都熟悉的大名
二. 出身贫寒而又跻身贵族的摩根:众神之神
三. 摩根实力:金钱之外的表现
四. 摩根选择客户:不是贵族别进来
五. “四不政策”:摩根就是摩根
六. 百万美元:摩根银行的最低门槛
七. 帝王不举玉趾:摩根银行家只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
八. 为客户保密:宁可吞砒霜也不公开客户信息
第八篇 “贫民”:美洲银行的客户定位
一. 美洲银行:能够与花旗银行“叫板”的银行
二. 反其道而行之:不嫌贫爱富. 以贫民为服务对象
三. 不按牌理出牌:银行不设大股东
四. 创始人不当老板:贾尼尼再一次的反叛
五. 贷款总是大于存款:谨慎的银行也要冒险
六. 网络人的艺术:高薪高位挖墙脚
七. 有空就钻:实现全美第一大银行的梦想
第九篇 “一把手”不惟一:西方管理文化的突出特色
一. 高盛两人执政前的体制:加斯德文·莱文的怪招
二. 两个“约翰”:高盛公司开创两人联合执政之先河
三. 麦肯锡失言:两人联合执政不败反胜
四. 弗里德曼和鲁宾:两个主席搭档取得空前成功
五. 消灭“自我”:联合执政成功的基本前提
六. 持续改革:不竭动力之源泉
七. 鲁宾“当官”之心:路人皆知
八. 所有人都同意:不能再让弗里德曼一个人当主席
九. 花旗银行的两个最高层:似乎总有矛盾
十. “瑞斯顿革命”:把银行章程改回起点
十一. 里德和威尔:“一山不容二虎”
第十篇 通用电气:没有理由不如此成功
一. 残忍的假设:“飞机失事”面试
二. 伸手要官:杰克·韦尔奇“死磨硬缠”想当总经理
三. 野心勃勃的杰克:我要当CEO
四. “给我一个机会”:杰克动情挽留优秀人才
五. 慧眼识英雄:寻找首席法律顾问
六. 越五级提拔:引起轩然大波
七. “人就是一切”:GE的核心竞争力
八. 对人的评估:360°方法
九. 活力曲线:人分三等的绩效文化
十. 好制度:强制执行才有效
十一. “裁掉他是因为关心他”:杰克·韦尔奇的逻辑
十二. 克罗顿维尔:GE的“紫禁城”
十三. 寻找. 培养接班人:提前7年作准备
第十一篇 杰克·韦尔奇:为公司管理再支七招
一. 反官僚主义的妙药:“少穿几件毛衣”
二. “数一数二”战略:达不到就关掉
三. 项目审批权限:至少20年不变
四. GE的务虚会:但求碰撞出思想火花
五. 年报编制:“重中之重”要求“慎之又慎”
六. 合法“抄袭”:好主意不问出处
七. GE理念卡:随身携带. 随时提醒
第十二篇 一枚硬币:形与实的统一
一. 2000年10月16日:中国货币发行史上的特殊纪念日
二. 硬币上的文字:谁是货币发行人
三. 纸币与硬币:分离的发行主体
四. 硬币不足值:巨额利润之来源
五. 货币发行制度:分离的面纱
六. 若干例证:形与实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