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外语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

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

司汤达论爱情:英中文双语读本

定 价:¥58.00

作 者: (法)司汤达著;崔士篪译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801308931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495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本书在初版时,几乎无人问津。问世后11年,只卖出了17本。但今天没有人不认为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思想家常常不见容于他的同时代人,司汤达活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却是“为20世纪而写作”的。他的“伟大”,是在一个世纪之后。这本书被认为是充分展现作者“两面人”性格的最典型作品:深刻感受与冷峻分析、多愁善感与理智有加、自大与自虐、真情与把玩……他对梅蒂尔德一往情深,但梅蒂尔德不爱他,也不理解他。他以“失恋者”的身份,成就了这部书。它是一位“失恋者”情感的宣泄,所以这本书被视为作者本人情感经验与追求方面的“秘密忏悔”。在这一点上,它有点类似于文豪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作者简介

  司汤达(Stendlhal1783-1842),原名亨利·贝尔(HenriBeyle),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真实而深刻地揭露社会现实,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出色地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从而赢得了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长篇小说《红与黑》是其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司汤达死于1842年,他的文学声望,迟至50年后的19世纪末才到来。他在世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承认他的“小说家天才”。巴尔扎克算是惟一的一位。但巴尔扎克文章的发表,是在司汤达临死前两年。他对“情感”的问题很敏感。他七岁时失去母亲,刺痛他的心。他感到孤独,同时产生对父亲的怨恨。他一生都在强调丧母后家中的沉闷压抑气氛。父亲也许是爱他的,但他从此感受不到这份爱。他主要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他被视为19世纪上半叶法国最具独创性、最复杂的作家之一。

图书目录

初版序
序一
序二
最后序言
1.关于爱情
2.关于爱情的产生
3.关于期望
6.萨尔茨堡的树枝
7.两性在爱情产生上的不同
10.结晶的例子
12.结晶(续)
13.关于初恋、上流社会和不幸
17.爱情胜过美貌
19.进一步探讨美的种种局限
21.关于“第一眼”
22.关于迷恋
23.关于“一见倾心”
24.在一陌生国度里旅行
25.介绍
26.关于羞耻心
27.关于眼色
28.关于女性的高傲
29.关于女人的勇敢
30.怪异而可悲的情景
31.萨尔维亚蒂的日记摘录
32.关于亲近
34.关于信义
35.关于嫉妒
36.关于嫉妒(续)
37.罗克桑娜
38.关于受伤的自尊心
39.关于争吵中的爱情
医治爱情的药方
41.关于各国的爱情生活状况.法国
42.法国(续)
43.意大利
44.罗马
45.英国
46.英国(续)
47.西班牙
48.爱情在德国
49.佛罗伦萨一日
50.爱情在美国
51.爱情在年北方蛮族征服图卢兹前的普罗旺斯
52.十二世纪的普罗旺斯
53.阿拉伯
54.关于妇女的教育
55.对妇女教育的反对意见
56.续
(之二)关于婚姻
57.关于所谓的美德
58.欧洲婚姻情况
59.维特和唐·璜
60.关于惨败
零里摘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