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4 方法论
2 信用成长的内在机制及其环境要求
2.1 信用成长的利益机制
2.2 信用成长利益机制的保障
2.3 信用成长的一般环境要求
3 信用成长的环境依赖——理论假设与实证检验
3.l 引言
3.2 信用成长环境依赖的要素分析
3.3 信用成长环境依赖的结构性分析
3.4 结论
4 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分析
4.l 我国信用缺失现状
4.2 我国信用缺失的环境因素分析
5 信用环境的优化对策
5.1 重塑信用的文化基石
5.2 健全信用的强制关系
5.3 信息力的建设
5.4 巩固信用的利益交换基础
下篇
6 民营经济的信用环境——以乐清市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为例
6.1 引言
6.2 乐清市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简史
6.3 乐清市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分析
7 政府信用问题的根源与对策
7.1 引言
7.2 政府信用问题的特征
7.3 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
7.4 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
7.5 政府信用的改善刘策
8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优化
8.l 引言
8.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背景
8.3 中小企业担保制度的绩效
8.4 中小企业对信用担保现状的评价
8.5 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8.6 结论
9 扬弃传统儒家诚信观
9.l 引言
9.2 对儒家诚信思想的理解
9.3 中西诚信思想区别
9.4 儒家诚信观的扬弃
10 特殊信任:腐败的温床
10.l 引言
10.2 研究内容
10.3 理论背景及假设
10.4 数据和研究方法
10.5 实证研究发现
10.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世界各国或地区政府治理绩效与社会经济发展衡量指标(2002)表
附录Ⅱ 政府治理绩效与社会经济发展指向关系数表
附录Ⅲ 若干国家和地区不透明度指数图
附录Ⅳ 各国或地区社会发展指数排序(HKlrank)及相应收入或消费不平等指标表
附录Ⅴ 他山之石——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