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银行业(2004)

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银行业(2004)

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银行业(2004)

定 价:¥120.00

作 者: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 主编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2004)
标 签: 银行

ISBN: 9787501768103 出版时间: 2005-03-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16开 页数: 218 字数:  

内容简介

  2003年同时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货币环境较为宽松。2003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0.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7%。财政存款、农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居民活期储蓄存款等增长较快,增长幅度达到25%-47%;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1%。农业贷款、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2003年银行及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7.1万亿元,增长40.4%,贷款周转次数为1.03次,比上年加快0.14次;贷款周转天数为354天,比上年加快60天。金融机构贷款周转速度也有所加快。2003年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提升,不良贷款下降。截至200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2.4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9%,比年初减少4.69个百分点。2003年,随着央行及银监会各项政策的陆续推出,我国银行业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些政策包括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变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结算帐户管理、服务价格管理、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对国有银行注资以及鼓励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修订三大银行法等等。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国内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004年宏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推动银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受益最多,上市银行也将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益处。银行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表现为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多种渠道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混业经营出现端倪等。同时外资银行进入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2004年将是我国银行业吐故纳新的一年,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发展将受到来自货币信贷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预期、银行监管加强以及对外资银行进一步开放所带来的挑战。

作者简介

暂缺《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银行业(2004)》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银行业概述
   一、银行业定义与发展概述
    (一)银行业定义
    (二)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特点
    (一)银行信贷仍然是国内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
    (二)国有商业银行主导地位逐渐减弱
    (三)主要金融机构历史包袱沉重
    (四)混业经营方兴未艾
    (五)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三、2003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国内经济环境
   四、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一)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二)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  银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2003年颁布的主要法律法规
    (一)监管类
    (二)业务拓展类
    (三)市场准入类
    (四)利率管理
   二、2003年出台的新政策及其影响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政策
    (二)扩大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的空间
    (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四)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增长过快的势头
    (五)严格控制向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信贷
    (六)中小企业板开拓融资新渠道
   三、监管体制改革及意义
   四、2004年银行业政策走势判断
    (一)人行大区行管理体系再次酝酿重大变革
    (二)人民币利率、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一、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一)股票市场概况
    (二)债券市场概况
    (三)银行间市场概况
    (四)外汇市场概况
    (五)票据市场概况
    (六)保险市场概况
    (七)期货市场概况
   二、中国银行业业务规模与结构
    (一)金融机构资产规模
    (二)存贷款总体规模
    (三)存款结构分析
    (四)贷款结构分析
   三、金融工具的创新
    (一)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特点
    (二)金融工具的创新现状
    (三)金融工具创新的效应
    (四)金融工具创新存在的问题
   四、电子银行业的发展
    (一)电子银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电子银行业的结构分析  第四章  银行业务经营状况
   一、法人银行业务
    (一)法人银行业务发展环境与整体情况
    (二)法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结构分析
   二、个人银行业务
    (一)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
    (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总体情况
    (三)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结构分析
   三、中间业务
    (一)中间业务发展环境与整体情况
    (二)中间业务发展结构分析
   四、国际业务
    (一)国际业务发展环境与整体情况
    (二)国际业务发展的结构分析
   五、其他业务
    (一)银证合作业务
    (二)银行保险业务
    (三)银行基金业务  第五章  银行业效益、风险与投资
   一、效益状况
    (一)国有银行的经营业绩
    (二)上市银行盈利状况分析
   二、风险控制
    (一)中国银行业总体风险状况
    (二)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三)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银行业投资状况
    (一)中国银行业投资环境与投资规模
    (二)中国银行业投资领域与主体模式
    (三)中国银行业投资的机会与风险评价
   四、2003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全球排名与评级  第六章  重点地区2003年银行业运行状况
   一、大陆地区
    (一)北京地区银行业发展
    (二)人行沈阳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三)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辖区的银行业发展
    (四)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六)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七)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九)重庆市银行业发展
    (十)人行武汉分行辖区银行业发展
   二、香港地区
    (一)香港银行业的总体情况
    (二)2003年香港银行业的经营环境
    (三)香港银行普遍对前景感到乐观
    (四)银行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三、澳门地区
   四、台湾地区
    (一)2003年总体发展情况
    (二)台湾银行持续争取在大陆设立办事处
    (三)台湾金融机构积以多种方式争取进入大陆金融市场
    (四)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合作不断深化
    (五)两岸银行共同参与国际金融业务合作步伐加快
    (六)大陆银行积极争取进入台湾发展
    (七)两岸汇款量大幅度增加  第七章  主要银行运营情况
   一、政策性银行运营状况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二、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中国工商银行
    (二)中国银行
    (三)中国建设银行
    (四)中国农业银行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交通银行
    (二)招商银行
    (三)中信实业银行
    (四)中国光大银行
    (五)浦东发展银行
    (六)民生银行
    (七)兴业银行
    (八)华夏银行
    (九)广东发展银行
    (十)深圳发展银行
    (十一)恒丰银行
   四、其他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城市商业银行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村商业银行
    (三)合资银行
    (四)外资银行
    (五)民营银行
    报告图表目录   表1: 我国现行银行体系概览
   表2: 上海证交所指数统计表
   表3: 深圳证交所指数统计表
   表4: 2003年国债发行情况简表
   表5: 2003年金融机构同业拆借资金融出、融入情况表
   表6: 2003年银行间市场债券资金融通情况
   表7: 2003年底金融机构(含外资)存款主要指标
   表8: 2003年全国各地区人民币存款规模
   表9: 2003年各类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规模
   表10: 2003年新增贷款投向行业结构
   表11: 2003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及全年新增贷款的区域分布
   表12: 交通银行贷款行业和地区分布
   表13: 2003年主要商业银行零售储蓄比较
   表14: 中间业务发展的结构分析
   表15: 2003年国内主要银行评级情况
   表16: 2003年河北省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表17: 2003年度上海金融业运行情况
   表18: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际信用评级
   表19: 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20: 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主要财务指标
   表21: 2002年工商银行合并资产负债表
   表22: 2003年中国银行损益表
   表23: 2003年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24: 2002年中国银行主要财务指标
   表25: 2003年建设银行主要经营数据
   表26: 1998-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总体规模
   表27: 1998-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经营成果
   表28: 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29: 2003年交通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30: 2003年交通银行损益表
   表31: 2003年招商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32: 2003年招商银行利润表
   表33: 2003年浦东发展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34: 2003年浦东发展银行利润表
   表35: 2003年浦发、民生、招商银行盈利能力对比
   表36: 2003年民生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37: 2003年民生银行利润表
   表38: 2003年民生银行经营规模与盈利情况
   表39: 2003年华夏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40: 2003年华夏银行利润表
   表41: 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42: 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利润表
   表43: 5家民营银行设立方案
   
   图1: 1998-2003年中国GDP增长趋势
   图2: 1998-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趋势
   图3: 1998-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动趋势
   图4: 1998-2003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趋势
   图5: 2003年各月度开发银行10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
   图6: 2003年末金融机构总资产分布
   图7: 1998-2003年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长趋势
   图8: 2003年底金融机构存款地区分布
   图9: 2000-2003年各金融机构贷款市场份额变化
   图10: 2003年新增个人消费信贷品种结构
   图11: 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企业用户情况
   图12: 2000-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资产变动情况
   图13: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出口合同金额增长情况
   图14: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卖方信贷批贷增长情况
   图15: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买方信贷贷款余额增长情况
   图16: 2000-2003年工商银行资产及存贷款变动趋势
   图17: 1998-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资产及存贷款变动情况
   图18: 1999-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员工人数变动趋势
   图19: 2001-2003年交通银行资产及存贷款变动情况
   图20: 2001-2003年招商银行拨备前利润与净利润增长情况
   图21: 2003年招商银行各项营业收入增速对比
   图22: 2002-2003年招商银行拨备前利润及贷款增幅比较
   图23: 1999-2003年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
   图24: 1998-2003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
   图25: 1998-2003年民生银行存贷差规模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