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中国金融论坛(2006)

中国金融论坛(2006)

中国金融论坛(2006)

定 价:¥40.00

作 者: 李扬主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金融 研究 中国 文集

ISBN: 9787802300804 出版时间: 2006-06-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IFB)自2003年中成立起,即开办了“IFB中国金融论坛”,到2005年底已举办了87期。设立这个学术论坛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无疑是国内外经济学界使用最多的感念之一。对于这样一个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乃至行为准则和思维范式的崭新事物,理论界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界说。然而,理解的角度或有不同,强调的重点可有差别,有一点却是共识:知识经济意味着新概念、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意味着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毫无疑问,面对这种“知识大爆炸”局面,每一位希望跟上形势并立志有所创新的研究者,必须终身努力学习。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到学校去。但是,对于多数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已担当一些社会责任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并不具有现实性。更重要的是,无数学者的学术经历告诉我们:那些最新、最有用处、最具革命性的知识,通常很难从课堂上得到——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研究一个一个最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有专长的人们相互砥砺而得到的。因此,要想不断更新知识,始终处于学术前沿,我们最需要的,是将国内外学有所长的人们“请进来”,是让所内研究人员及时将他们的最新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拿出来讨论。简言之,我们最需要的是营造一个“群贤毕至”的学术氛围。举办研讨性的学术讲座,便是在营造这种学术氛围。与前两年的《中国金融论坛》一样,《中国金融论坛:2006》汇集了2005年走上这个讲坛的近30位学者的演讲内容。我们希望这部演讲集能够对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李扬:1981、1984、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学术委会委员;若干省、市政府顾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

图书目录

经济增长和中国发展模式………………………………张平
刘霞辉/l
中国的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分析……………李
扬殷剑峰
陈洪波/9
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裴长洪/30
财政风险的理论与政策分析……………………………………刘尚希/50
大力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努力培育良好信用文化……………刘明康/59
借鉴国际保险监管经验,加强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立法………袁力/68
中国银行业法治建设的若干问题………………………………黄毅/72
完善金融环境的法律建议………………………………………朱红/76
论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刘俊海/81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解析…………………………………全先银/91
也谈强化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黄文俊/104
WTO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罗
平/109
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戴根有/115
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的选择……………………………………张健华/122
银行“贱卖”之争的核心是对当前金融改革的全面反思
…………………………………………………………………刘煜辉/127
电子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许罗德/130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