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优势和比较优势,全面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已成为很多跨国银行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已由政策性开放向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转变。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逐步融入全球的中国经济急切呼唤一个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与之相配套,金融体制的改革已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格局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又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①。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在新的平台上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各方面的优势。为此,200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定,适时启动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引进国内和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而上市,只是国有商业银行总体改革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或步骤,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才是改革的重点和目的。这既是提高管理水平的现实要求,也是达到上市公司标准并在未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下,能够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银行业将经历国际市场的考验,由国内银行走向国际性的银行。 首先,全球化大潮推动着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实行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8%。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外的资源流动和重组。随着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国内的传统网络和业务优势。其次,跟随产业资本的对外延伸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在动因。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这是中国企业成长成熟的必然,也是中国在全球商业活动中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生动诠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合扩张是对外直接投资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迫切需要与其有着天然联系的国内商业银行实行国际化经营,将服务网络伸向全世界,为其提供结算、清算、融资、避险等多种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