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国改革的现实环境与长期融资困境
第一章 中国的长期融资困境是怎样形成的
1.1 中国融资体制三元重叠结构的历史演进:财政、银行与资本市场
1.2 间接融资的困境与长期融资功能的残缺
1.3 直接融资的困境与长期融资功能的残缺
1.4 三元重叠结构的困境与“短板效应”
1.5 小结
第二章 为什么既有的金融体系对长期融资困境无能为力
2.1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投融资制度安排
2.2 国有银行长期融资困境形成的根源
2.3 传统政策性银行长期融资困境形成的根源
2.4 直接融资制度为何不能解决长期融资困境
2.5 既有融资制度的缺陷:一个简要评判
2.6 小结
第三章 如何走出长期融资困境
3.1 长期融资体制为什么没有迅速实现市场化
3.2 重新解读政府:是被动弥补市场缺陷还是主动推进市场建设
3.3 重新解读市场:既可以“自然内生”也可以“人工培育”
3.4 寻求走出“短板困境”的新金融制度框架
3.5 小结
第二篇 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第四章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4.1 开发性金融概述
4.2 从政策金融开发性金融
4.3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机理
5.1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目标与指导思想
5.2 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基础
5.3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
5.4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评审体系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开发性金融模式:微观案例
6.1 开发性金融与基础设施建设:天津案例
6.2 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重庆案例
6.3 开发性金融与基础设施建设:三峡案例
第三篇 开发性金融内涵
第七章 开发性金融与政府引导型的市场形成
7.1 市场形成的三种模式
7.2 中国特色的市场形成
7.3 中国开发性金融与市场形成
7.4 小结
第八章 开发性金融与社会资本形成: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第九章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篇 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
第十章 欧美的政策性金融
第十一章 亚洲的政策性金融
第十二章 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
第十三章 政策性金融模式: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