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历史知识读物千年白族村:诺邓

千年白族村:诺邓

千年白族村:诺邓

定 价:¥28.00

作 者: 李文笔 黄金鼎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普及读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6728653 出版时间: 2004-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74 字数:  

内容简介

  文化作为精神现象和价值取向,在诺邓表现为信奉“诗礼传家”的儒家思想和“乐善好施”的佛家教义,但又不排斥道家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哲学观。特别是道家的洞经音乐,在传播中极大地熏陶了世世代代的诺邓居民。而具有本土色彩的“本主”信仰,所供奉的又是本乡本土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一种民族自豪感。于是,这种兼具儒、释、道加“本主”的极具兼容性的信仰,形成了诺邓居民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至今仍留下深远的影响。这个东西宽7.6公里,南北8.35公里的小小山村之所以集中国主要的思想文化于一地,得益于它昔日的辉煌和内地移民的迁徙。诺邓人敬老崇文,尊师重教,无论居家处世,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那种在内地已经或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举凡建筑、书画、诗文、礼教等等,在诺邓都能找到它的巨大影响,虽然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下也给人一种衰败和即将消失的感觉。所幸,今天诺邓终于受到重视,成了云南受到保护的历史文化名村。这本《千年白族村——诺邓》,就是向读者介绍诺邓——这个中国古老文化缩微景观的第一手资料。这本书的编著者就是诺邓人。这本书史料之翔实,调研之细致,文笔之通畅,再好不过地证明诺邓人的文化水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对故乡的挚爱之情更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我向读者推荐这本书,这不仅是为了宣传诺邓,还为了保护在我们一些地方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和由此衍生出的数千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防微杜渐,或许不是无益的吧。

作者简介

  黄金鼎(左)白族,1929年生,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人。建国前参加革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40年。1954年,在小学整改运动中,被评为全县第一名优秀教师,获得大理专署授给奖旗奖状。后屡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并被选为云龙县第一、二届人大代表,第一、二届政协委员。离休后,长年主动进行地方历史文化调研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其中,有的登载于《云龙文史资料》,有的提供给有关学者参考。

图书目录

序——一个古老文化的缩微景观
前言
钟灵毓秀道法自然——诺邓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山水民居
古迹庙宇
一、人村古道及村口庙宇
二、村中庙堂古迹
三、五云首山玉皇阁建筑群
四、东南山巅诸寺
五、分布在各自然村和深山密林中的庙宇
水乳交融共创辉煌——诺邓先民及各姓氏源流探析
土著先民与村落之形成
外籍迁入及村内姓氏变迁
鼎盛时期
民族融合及特有文化之形成
诺邓向何处去
宝藏兴焉资国利民——诺邓的产业概况
得天独厚的盐业经济
一、井硐构造及汲水设施
二、艰苦的制盐过程
三、一种个体生产,统一管理,官府课税,实行专卖的经营体制
四、建国初期盐业经济变革简况及队办盐厂阶段始末
 一业带百业全面发展
一、农业
二、燃料、石膏业
三、火腿及酱油、酱菜、小食业
四、商业与运输业
五、“业儒”从教业
六、其他
繁荣的村(镇)集市
附:诺邓盐井史料(三件)
青箱遗泽复甲流芳——诺邓的教育
诺邓教育渊源及其发展概况
一、家学渊源
二、乡学和庙学
三、私塾
四、书院、义学和学校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家教传统
解放前夕至建国初期小学教育工作梗概
 附:明清两代科名录
三教同揆 多元信仰
礼序乐和 古朴典雅
灾患虽杳 鉴往珍今 
瑰丽奇妙 欲辨忘言
地灵人杰 贤才迭起
代远年湮 珠还赤浦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