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建阳刊刻小说与地域文化关…
02古写本《尚书》异文研究
03读懂古希腊神话
04骈文通论(修订版)
05重塑姐妹情谊:社会性别意…
06日本江户时代的公案小说与…
07批评意识
08保守主义、东正教与俄罗斯…
09新时期文学口述史
10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张柠 著
本书是学者兼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近八年的精选文论集。全书收录24篇文…
可购
朱妍 著
本书聚焦民初皖籍知识分子这一特定时段的地域身份知识群体,诠释这一群体建构…
吴昊 著
本书旨在探讨文学语境的多元意义和各类文学语境的意义生成机制。首先聚焦于&…
刘洪强 著
上编是对丁耀亢文学创作的研究,研究对象是除《增删补易》外,丁氏现存所有文…
[美] 巴里·布鲁迈特 著
该书就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流行文化中的风格修辞进行了具体阐释,认为风格是一种…
[奥地利] 皮埃尔·V.齐马 著,吴岳添 …
本书曾作为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教材使用,它由浅入深地阐明了文学社会学…
[俄] 安东·契诃夫 著
契诃夫的小说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直面现实的笔触,他摒弃语言的雕琢,重视文…
张丽军 著
本书是一本以对话形式研究文学经典的著作,通过记录导师与博士生上课内容,达…
李伟 著
本书主要从“文儒”“文艺”“文献”等多维文化视角切入,对汉唐文学经典作品…
王宁 著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
曹旭 著
六朝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诞生了《诗品》《文心雕龙》等重要的诗学…
方长安,萧映,宋时磊 著
2020年,中国写作学会创会40周年之际,邀请各地学者围绕写作学科发展历史撰稿…
雷礼锡 著
本书围绕两个领域探讨晋唐山水美学,一是代表自然美的山水审美观念,二是代表…
张同胜
本书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研究对象,在哲学诠释学的透视之下,从本体论的维…
中国屈原学会 著
《中国楚辞学.第27辑》收录了2017年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
阳清,刘静 著
本书所谓晋唐佛教行记,亦即六朝隋唐之际汉地西行巡礼求法僧人之旅行记录及其…
邓天中 著
“结构性创痛”集中表现在衰老的第四年龄阶段,本书以当代英语小说家玛格丽特…
[法国] 米歇尔.高罗 著,朱江月 译
身体是现代性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不论在大众文化中还是在先锋文化中,对身体…
许钧 穆雷 编
本书以融合性思维,全面把握翻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评述翻译学的主要流…
莫砺锋 著
本书由南京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系列讲座录音及讲稿整理…
[法] 米歇尔·柯罗 著,袁莉 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空间转向”以多种方式被推至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瞩目的前…
许志强 著
本书收入许志强教授近年所写的外国文学评论等,既谈具体的文艺作品(包括哲学…
葛晓音 著
《进学丛谈/光启文库》为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学术文章结集,也是她对四十年进…
李贤臣
唐代司空图《诗品》,1900年就陆续传往日本,欧、美诸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然…
杨占坤
本书着眼于曹禺的四部经典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的舞台呈…
黄永林,阎志,张永健 著
《新文学评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
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研究小组 主编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是中国传统…
周苇风 著
本书借鉴人文地理学和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对楚文化内部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黄侃 著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
吴秀明 编
全书分三大板块即上中下三编:上编“历史化的本体构成与知识谱系”,主要探讨…
王玉英
暂缺简介...
梁鸿鹰 著
本书是梁鸿鹰的文学批评集,收录的文章是作者近年来思考文学理论问题、从事文…
虞建华 著
本书由作者虞建华教授自选13篇论文,以美国文学的历史、文化研究为主,如历史…
刘艳
《文学经典与经典重释——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为中…
张琴 著
本书结合福建地域文化特征,对明末清初福建遗民作家陈轼及其遗民朋友圈进行整…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著
唳天学术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以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基本作者队伍,…
娄晓凯 著
本书从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景观展开研究,对留学归返本土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赵红梅 著
本书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部分在纵横背景中展现刘勰的承继与开创,对《文心雕…
王晓翌 著
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本书以中国进入新时代对儿童教育、儿童发展…
李云雷
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并以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