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接影响和制约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造成社区青少年群体出现,尤其是导致社区青少年群体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反映出社会对社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心不够,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社区青少年身上所反映出来的严重问题研究不深,对社区青少年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投入不足,对解决社区青少年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对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导致社区青少年成为了社会弱势群体中一员的角色。所谓“弱势”,一般认为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其物质生活的贫困状态。第二,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第三,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往往也处于弱势的地位。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上的弱者(又称为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社会成员。他们在社会权利与利益分配中处于最不利的境况,而这种不利境况往往与他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性别、家庭环境、社会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无法选择的一些先天因素决定的。“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少年总体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从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上看,青少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等等”。我们经常讲青少年一代是社会的弱者,其实,社区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一部分非常特殊,同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失学、失业和失管的状态,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可以说他们是“弱者中的弱者”,更需要社会的扶助和保护。经济收入。社区青少年中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仅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差的,他们又游离于学校之外且没有就业的现状,决定了他们缺乏相对较好的经济地位,面对同年龄有工作的青少年,他们的经济地位不高是显而易见的。上海在对社区青少年的一次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青少年每个月可以支配的金钱只有一百多元乃至几十元,这一数字大大低于同龄青少年。加上社区青少年中很多人经常出入于各种文化娱乐场所,有些人还要谈恋爱等,社区青少年的经济状况与开支之间的矛盾会凸现,并由此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社会地位。处于经济拮据、生活窘迫状态中的社区青少年,在社会各阶层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更难影响社会政策及事务;同时,面对自身的生存危机,他们的生活目标取向往往只能局限于满足自身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无力顾及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长时间忙于生计,自我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少,因而很难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反而增加了其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性。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社区青少年这一群体被称为“闲散青少年”,这使他们受到各种歧视,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客观上又将他们推向社会的边缘。权益保护。由于传统观念造成的偏见和歧视的客观存在,社区青少年应有的平等机会、人格尊重、合法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更谈不上他们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了。尤其令社区青少年难以容忍的是,由于他们处于“三不管”状态,和社会的联系不足,加上自身力量的薄弱,权益受到侵害后往往面临求助无门的状态,原本不甚正常的心态便进一步发展,常常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萌发极端的行为。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