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关注到基础设施对工业化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性,而对基础设施及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化认识程度不高,并由此导致基础设施发展政策的失当。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基础设施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存在;此后,发展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基础设施供给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7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一国基础设施恰当与否,决定其在从事多样化生产、进行国际经济竞争、解决人口增长问题、减少贫困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成败,并把发展基础设施摆在首要位置,纷纷对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改革。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学家及世界银行专家对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然而,这些对基础设施的研究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至今没有建立比较统一、比较完整的权威性科学理论体系;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基础设施投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资料和文献更为少见。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总结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往基础设施投资的经验教训,详细剖析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实际,力图深入探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