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摄影实践
在现实与记忆之间:1990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
城市中国: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摄影,就是你的私生活;私生活,就是你的摄影中!”
——中国私摄影论
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
——为张新民《包围城市》所序
现代性,先锋艺术与视觉文化理论
在艺术与政治之间:里芬斯塔尔的电影美学
民族主义及其变种军国主义
——以二战时期的日本“国策宣传摄影”为例
格奥尔格·格罗斯:动乱年代的艺术家
从先锋艺术的角斗士到消费文化的制造者
——关于摄影家克莱因的”转向”
“激浪者是艺术史的鹰隼”
“照片就是我们”——国外摄影文化小史
记忆、身体·意识形态与战争
记忆·身体·女性神话——关于刘铮的摄影
激活记忆,为了民族的自我救赎——论邵逸农,慕辰的摄影
战争影像与记忆的政治学——日本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记忆、身体、种族与社会性别
“视奸”的构造:“写狂人”荒木经惟的摄影
意识形态如何俘虏流浪儿三毛
反思当代视觉文化
落空的“上海精神”——2000年上海双年展印象
由《生活》画报再度停刊所想到的
上海:“轻而易举”?——近百年摄影图像中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