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诗歌词曲赋中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之美

定 价:¥29.80

作 者: 刘士林 著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丛编项: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
标 签: 文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4317184 出版时间: 2006-1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16 页数: 232 字数:  

内容简介

  世纪残照,千年熹微,所谓古今气运一大迁移者,其物是人非、阴紆阳惨之状,不可胜言矣。初,余迫于生计,栖身汴都。方尺陋室,蜷曲室碍。然环堵皆书,朝夕寓目,意志昂然,不改其乐。感百年苍黄,思返本开新,以吾中华文化之本体俱存于诗学之统系,大异西方诸国诸族,始首倡“中国诗性文化”之新理念,时值年少英发,撰《中国诗哲论》(即丛书之《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学人类学》(即丛书之《中国诗学原理》),及《中国诗性文化》三书,期深究天地万物之心,以明吾族吾民之性。其间困顿曲折,暮鼓晨钟,难与外人道。……旧版凋蔽,诸本多不复见,承蒙友人相惜,佐以文集行世。遂乎校一过:复蒐集零丁,裒成一帙,是为《中国诗词之美》。此巧《中国诗性文化系列》之所由出也。

作者简介

  刘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阳,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等。自20世纪90年代始,主要从事美学、中国诗学、当代文化研究;近年来致力于“现代学者旧体诗词”、“江南美学与文化”、“都市文化研究”的探索。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种,代表作有《中国诗性文化》、《先验批判》、《澄明美学》、《新道德主义》、《苦难美学》、《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曾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图书目录

上编:白杨多悲风
前记:关于古诗阅读的一些散记
1 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
——《秦风蒹葭》与中国民族生命情感的历史源流
2 “半个月亮爬上来”
——《陈风月出》新解
3 先秦时代的哭丧仪式
——《桧风素冠》新解
4 欢天喜地“闹洞房”
——《邶风新台》新解
5 “五谷里的田苗子数上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就数兰花花好”
——《齐风甫田》中的性隐喻
6 《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7 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之一札记
8 “谢诗如出水芙蓉”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9 西洲在何处,两浆桥头渡
——《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
中编:床前明月光
前记:关于唐诗精神的一些断想
1 春天的梦想和忧伤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 《锄禾》的人文阐释
——李绅的《悯农》其二
3 《采莲曲》与语言本体论
4 我在美丽的江南
——从白居易的《忆江南》开始
5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李白的《行路难》之三
6 30以后才知道
——刘禹锡的《乌衣巷》
7 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8 沉寂的钟声
9 谁道飘零不可怜
——张燕萍点校《郑板桥集》序
下编:此身合是诗人未
前记:我怎么研究起现代学者的旧体诗词来
1 20世纪中国学人之诗研究
2 王国维的《咏史诗二十首》
3 陈寅恪与“听曲文”
4 陈寅恪的“旧巢痕”
5 晚年马一浮的哀怨与愉悦
6 钱钟书旧体诗及其晚年心境
7 关注现代学者的旧体诗词
8 如何解读陈寅恪的诗
——奉答吴小如先生
附编:访谈、讲演及其他
1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体论阐释
——刘士林访谈录
2 学术研究与批评的中国话语
——刘士林教授访谈
3 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
——在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4 诗性智慧的现代阐释
一一读劳承万先生的《诗性智慧》
5 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的学术自叙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