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一书,通过清学对宋明理学的“反动”,提出了作者的学术史观和治学态度。梁启超在提到“学问的价值”时指出在“"善疑、求真、创获”,而其学术史观也体现出了这三个方面。笔者从善疑、求真、创获的角度以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方面分析梁启超的学术史观点。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将清代思潮的变迁过程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而贯穿三个阶段他所予以重视的关键性精神即是“科学精神”。梁启超所关心的问题在于学问该如何得到发展,并且忧虑“致用”的主观动机容易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其客观性,因此,梁启超主张学者应避开去问所治的学问是否实用。“为学问而治学问”,这就是梁启超《清代学术概念》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梁启超深刻地体会到了政治权力主宰真理和正义的严酷现实,他所站到的非政治性立场本身就在政治社会环境中。《概论》在政治思想史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