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先秦哲学
《周易》诠释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老子的“为道”及其体验
郭店竹书《老子》论析
从《学而》篇看《论语》之编纂
定州《论语》分章考
复礼、为仁、君子——孔子思想的三个支撑点
尚贤、节用、兼爱——墨子平民政治的三个支撑点
由《汉书·艺文志》推测古本《文子》之面貌
孟子的“四善”论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释
逍遥、齐物、和谐——庄子的三个话题
解读《指物论》
“同异”、“坚白”之争的重新解读
经权、常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哲学根据
中国佛学
南北朝佛教“南慧北定”特色的成因剖析
唐代法相宗衰落原因新论
关于“一性皆成”说的真义之探讨
论“唯识无境”的真实含义
佛学中没有“本体论”
佛学中的生死观
佛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互补互融
从“入静”到“主敬”——佛为儒用的一个范例
禅宗与华严的综合倡导者——从应慈老法师到真禅法师
现当代中国哲学
中国现代多元学术思潮之兴起
近百年中国学术思潮反思
对金岳霖《论道》之中国哲学属性的疑窦
冯友兰与中国现代哲学形而上学的建构
中国现代多元学术思潮的冲突与融合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追寻儒学的当下生存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