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资本论

资本论

资本论

定 价:¥58.00

作 者: (德)马克思 著,朱登缩 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领袖著作

ISBN: 9787544238007 出版时间: 2007-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411 字数:  

内容简介

  缩译彩图珍藏本。经典经济学,改变了世界。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最透彻的百科全书,推动世界的十大思想巨著之一。问世百余年,被译为70余种文字,全球累计销售20亿册。这是唯一一本彻底改变了20世纪人类命运的书;也是唯一本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资本家和劳动大众都需要阅读的书。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挚友 恩格斯由于《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不管人们对《资本论》抱有何种态度,都必须对《资本论》揭示的这些矛盾和规律作出反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 德里达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资本论》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本书将《资本论》这一经济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巨著,重新演绎为缩译彩图珍藏版本,以满足现代读者阅读的需要。

作者简介

  马克思,19世纪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法兰西内战》、《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其中《资本论》的影响最为深远,被誉为“无产阶级的《圣经》”。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于德国特利尔城,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1848年2月,由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问世,在西方引发了一场强烈的轰动。马克思逝世后,《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图书目录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献辞
英文版序言
第1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劳动
第三章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第四章 货币形式.
第二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三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四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五篇 工资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值的转化
第六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十六章 简单再生产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十八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十九章 原始积累
第2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与循环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五章 流通时间
第六章 流通费用
第二篇 资本周转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以及周转的周期
第十章 生产时间
第十一章 流通时间
第十二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第十三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十四章 导言
第十五章 简单再生产
第十六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第3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章 利润率
第三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四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五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第六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七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第八章 规律本身
第九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第十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第三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第十一章 商品经营资本
第十二章 商业利润
第十三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及价格
第四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人生息资本
第十四章 生息资本
第十五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第十六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第十七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第十八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第十九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第五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二十章 导论
第二十一章 级差地租:概论
第六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第二十二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第二十三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