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党政读物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定 价:¥38.00

作 者: 姚志文,刘峰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政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65083 出版时间: 2007-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0开 页数: 310 字数:  

内容简介

  《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出发,全面分析宁波市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深刻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原因,提出了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全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体现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又力求实效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着力阐述了宁波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三大趋向”、“两大体系”和“三个机制”。把握“三大趋向”:一是在领导制度建设中注重机制的转化和完善。把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放在领导制度建设上,把领导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领导机制上,把领导机制体现和落实到工作机制上。二是在领导能力建设中突出胜任能力。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干部胜任能力的需求,建立基于能力胜任为核心的领导干部选任机制。三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强调领导作风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以规范“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实现由过去的运用硬权力为主向主要运用软权力为主的领导作风转变。创新“两大体系”:一是改进创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进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拓宽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途径,不断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创新领导干部能力考核评估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来构建领导干部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能岗相适的干部调配机制、科学的领导班子配置机制和干部工作的民主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评价机制。二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实行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方式,建立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三是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正常更替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任期制为核心的干部正常更替机制,使干部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建立适度淘汰机制和引咎辞职制度。

作者简介

暂缺《地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总论 第一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概念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渊源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现代政党执政的经验总结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适应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保证 第三节 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设计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任务 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领导干部教育培养的基本方法 二、领导干部能力考核评估体系 三、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 四、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方式 五、领导干部队伍正常更替机制第二章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基本理论 二、我国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 三、发达国家公务员能力培养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二、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主要经验 三、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应把握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一、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环节 二、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环节 三、领导干部培养的质量评估环节 第四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 一、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 二、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机制 三、领导干部培养的保障机制第三章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核评估 第一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理论和实践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基本理论 二、发达国家公务员能力考评的经验借鉴 三、我国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实践探索 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宁波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现状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工作的主要成效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基本要求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现状的基本特征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指标体系 第四节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方法和程序 一、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方法体系 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主要方法 三、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基本程序 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工作机制 五、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成果的应用第四章 领导干部能岗相适的调配工作机制 第一节 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内在含义 二、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理论把握 三、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干部调配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一、国外公务员调配工作机制的基本经验 二、国内干部调配工作机制的实践经验 三、宁波市干部调配工作机制的实践探索 四、干部调配工作机制创新的经验启示 第三节 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干部能岗相适调配工作机制的目标定位 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的分析框架 三、领导干部岗位能力要求的确定 四、领导干部岗位能力的考核测评 五、领导干部调配工作平台的建设 六、领导干部调配工作程序的设置 第四节 领导干部调配工作机制的保障 一、领导干部调配工作的观念转变 二、领导干部调配工作的配套措施 三、领导干部调配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五章 领导干部执政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一节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基本含义 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理论要求 三、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现实要求 第二节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国外公务员监督管理的有益经验 二、国内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探索 三、宁波市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实践探索 四、宁波市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途径探索 一、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四、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化 第四节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一、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规程的规范 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领导干部廉政保证金制度的探索 四、领导干部日常考核记分制度的试点 五、领导干部用人行为的规范管理第六章 领导干部的正常退出机制 第一节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意义 一、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基本含义 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现实意义 三、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现实可行性 第二节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一、国外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主要经验 二、国内干部退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三、宁波市干部退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四、建立干部退出机制的难点和原因 第三节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构建 一、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目标要求 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制度体系 第四节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舆论引导 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职级激励 三、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教育培训 四、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社会保障 五、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组织监督第七章 宁波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节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一、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现状 三、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构成 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胜任要求 第三节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的优化配置 一、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 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优化配置的重点问题 三、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综合考评 第四节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新的运行机制 一、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意义 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三、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第八章 宁波市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实证案例 第一节 干部党员学习网 第二节 “百名干部重上大学”计划 第三节 全面实施品牌培训战略 第四节 构建干部能力开发长效机制 第五节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第六节 重大工作跟踪考察领导干部办法 第七节 领导干部道德评价体系 第八节 能岗相适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方式 第九节 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领导用人行为 第十节 干部监督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一节 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 第十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