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十八卷,分别从东、南、西、北四方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尤其是一些异乌怪兽、奇花异石。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前人认为出于禹、伯益之手,但现存的最早版本是由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山海经》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从中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图腾崇拜,因而便成了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必备资料。同时,《山海经》也是一部科技史,它记载了古代科学家的不少发明创造,如文中提到的“后稷是始播百谷”和“叔均是始作牛耕”。总而言之,《山海经》是—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等学科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