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

定 价:¥23.00

作 者: 傅莹、饶芃子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比较诗学丛书
标 签: 文学评论与研究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133970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14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主要集中于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理论状况,探寻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演化的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的前景。我之所以把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圈定在“文学概论”上,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和转型,肇始于大学“文学概论”课程设置与“文学概论”教材的编纂;二是因为选择该题目做博士论文之前,林林总总的文艺学回顾与反思著作,鲜有从大学课程设置、“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和学术建制角度入手,对文学理论的发生史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的。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试图还原历史文化语境,探讨在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猛烈碰撞与细微交错、古今文化的尖锐对峙与隐形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中,在新式教育兴起和翻译界活跃的支撑下,把握文学概论发生、发展的主要脉络,指出文学概论作为文艺学学科的基石,其鲜活的现代理论资源和走向未来的途径。

作者简介

  傅莹,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化研究等。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多重视域中的文艺学》(副主编)。现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艺术学”专业从事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比较诗学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乱世中的秩序
一 改良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 白话文运动的酝酿
三 新文化运动的滥觞
第二章 新式高等教育与文学理论的发轫
一 学制改革与学科萌芽
1 从“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初具学科意识
2 “壬子·癸丑学制”:确立了文学理论学科范式
3 “壬戌学制”:促成了文学理论话语的现代转换
二 课程设置与学科建制
第三章 教材编纂与学科范型建立
一 教材编纂确立现代文学理论范畴
二 普通读物的出版对知识范型的普及
三 个案研究: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
第四章 外来文学概论人传中国的路径及影响
一 各花入各眼:20世纪上半叶译介概况
二 经典人传路径
1 东洋桥梁:日本文论的译介
2 欧风美雨:欧美文论的译介
3 红色风暴:前苏联文论的译介
三 有意味的范式——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
1 第一扇窗
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引入
3 经典模式范例
第五章 本土文学概论的生成与演化
一 长袍马褂模式
1 科学体系的尝试:马宗霍的《文学概论》
2 开放视野与兼顾传统:刘永济的《文学论》
二 西装革履模式
1 西式框架复制:潘梓年的《文学概论》
2 沈天葆的《文学概论》
三 “普罗列塔利亚”模式
1 顾凤城著《新兴文学概论》
2 革命文论雏形:林焕平的《文学论教程》
第六章 百年惊梦:“纯文学”观念的隐现沉浮
一 西方学术资源
二 文学观念的蜕变
三 纯文学观念之反思
第七章 核心元素:文学“四要素”及其本质主义
一 浪漫主义之后
二 两种文学“四要素”说在中国
1 艾伯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
2 温彻斯特的“四要素”说
三 价值评判及其本质主义误区
第八章 邂逅范畴:“典型性格”的移植与误读
一 作为美学范畴的“典型理论”
1 19世纪以前西方关于“典型”理论的探讨
2 发展及突破
二 东渐与误读
1 接受的逻辑起点
2 从价值信仰到审美取向
3 从意识形态到文学话语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演变
一 形上文学理论范式
二 主导意识形态理论范式
三 多元化的文学理论范式
第十章 反思与总结
一 碰撞中的迷思
二 断裂后的失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学理论教材目录
附录二:译介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学理论著作
附录三:代表性文学概论目录选辑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