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学说史》是一部集体著作。1999年有几位朋友建议:在20世纪内,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思想学说史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需要加以系统的归纳;同时也要看到这个被称为“专门史”的学科内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现在无论从大环境或小环境看都具有了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条件。在几位朋友的敦促下,我于当年草拟了《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写作提纲。这个提纲将中国思想学说史按照历史顺序和思想特点分成六卷,即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每一卷关于思想学说的论述,并不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而以思想学派和问题为主展开分析,因而每卷都有篇名,下设章、节,这样论述会更加集中。在注意概括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某些独立自得观点的阐述上。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体会到,即使是同一问题,或者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例如每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思潮),只要深入下去,就会发现研究的空间是相当宽阔的,并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确是学术研究的真理。《中国思想学说史》是由著名的中国思想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持编写的大型思想史丛书。它涵盖了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各个重要时期的重大思想及各家学说的阐述和研究。 本书为《先秦卷》。全书分为前诸子时代的思想和学说、儒学篇、墨学篇、道家篇、法家篇、名学篇、纵横家篇和兵学篇等八个部分。本书史料丰富翔实,语言质朴通俗,学术视野开阔,是对先秦时期思想学说史做出的积极有益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