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远,1915年生,上海市人,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 他学养浑厚,视思想与写作为终生“享受”;喜欢独立思考,长于哲学方法,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追求思想创新,自称“望家”和“发起家”。 近三十年来,由他创立了自然辩证法、国土经济学、发展战略学、技术经济学、玩学等几十个新兴学科。休闲学是他晚年对中国学术界作出的又一贡献。一生出版了约有两千万字的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我的教育思想》、《碎思录》、《“文革”中的我》、《于光远短论集1977-2001》、《论普通有闲的社会》等。马惠娣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自1995年起在于光远指导下斤始关注休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由这一现象提出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问题。曾先后主持翻译了“西方休闲研究译丛”(第一辑)五本书,2000年由云南人民一版社出版,填补了中国学科空白。目前正在出版第二辑(五本书)。曾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软科学、科技部、文化部重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休闲:人类美形同丽的精神家园》、《中国人休闲状况调查》(合著)、《休闲·游戏·麻将》(合著)。曾参与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2005年当选世界休闲组织成员;2006年作为首位业洲学者当选美国休闲科学院成员;2007年、与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社会学协会休闲研究委员会委员;同年当选中国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