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1.1.2 选择性:一种必然
1.1.3 机会成本
1.1.4 生产可能性曲线
1.1.5 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1.2 经济学理论体系
1.2.1 微观经济学
1.2.2 宏观经济学
1.2.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1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1.3.2 边际分析方法
1.3.3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1.3.4 经济模型分析
1.3.5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供求理论
2.1 需求理论
2.1.1 需求量
2.1.2 需求函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1.3 需求曲线
2.1.4 需求规律
2.1.5 需求量和需求比较
2.2 供给理论
2.2.1 供给量
2.2.2 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
2.2.3 供给曲线
2.2.4 供给规律
2.2.5 供给量和供给比较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2.3.1 均衡价格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
2.4 供求规律
2.5 供求理论的应用
2.5.1 高价政策(限制价格政策)分析
2.5.2 低价政策(支持价格政策)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需求弹性理论
3.1.1 弹性概论
3.1.2 需求弹性定义及分类
3.1.3 需求价格弹性
3.1.4 需求弹性大小对厂商收益(或消费者支出)的影响
3.1.5 需求交叉弹性
3.1.6 需求收入弹性
3.2 供给弹性理论
3.2.1 供给价格弹性
3.2.2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3.2.3 供给交叉弹性
3.3 弹性理论的运用
3.3.1 商品弹性大小与税收负担分摊问题
3.3.2 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问题的解释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基数效用论
4.1.1 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4.1.2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法则
4.1.3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4.2 序数效用论
4.2.1 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规律
4.2.2 消费可能曲线
4.2.3 消费者均衡:两种商品量的最优组合条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厂商理论
5.1 生产函数
5.1.1 生产函数
5.1.2 规模经济问题分析
5.2 一种变动要素的牛产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5.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5.2.2 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和生产的三个阶段
5.2.3 一种变动要素条件下最优投入量原则
5.3 两种变动要素的最优组合
5.3.1 等产量曲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
5.3.2 等成本线
5.3.3 两种变动要素投入情况下,厂商的均衡问题
5.4 成本理论
5.4.1 成本概念
5.4.2 短期成本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市场理论
第7章 分配理论
第8章 一般均衡与市场失灵
第9章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核算
第10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11章 IS-LM模型
第12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第1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14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