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

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

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

定 价:¥35.00

作 者: 白山、王永磊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儒家哲学 先秦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234437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340 字数:  

内容简介

  《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主要选取了《论语》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权威的译解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和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诠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在编写结构上,细致地划分为修养、仁爱、诚信、宽容、律己、睿智等十个方面,力求精确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从宏观上,我们希望《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能够有益于当今世道人心,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具体到每一位读者,则希望你能够与这种元气淳厚、自然酣畅的古典文化精神贴近并且交融,让自己生活在另一种更高的层次上。

作者简介

暂缺《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正己修身,和谐中正--提高自已的道德修养
 德不孤,必有邻/001
 其余不足观也已/003
 朝闻道,夕死可矣/006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009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01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0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019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022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026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02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032
 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034

 第二章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伤人乎/039
 里仁为美/041
 君子周急不继富/044
 我欲仁,斯仁至矣/046
 不知礼,无以立也/049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05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05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057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06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06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06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069

 第三章 诚于其里,信于其外--人际交往中真实诚恳
 乡原,德之贼也/073
 当仁,不让于师/075
 巧言令色,鲜矣仁/077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07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082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08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087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090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09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094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09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0

 第四章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用宽容的心面对-切
 君子无所争/105
 无求备于一人/108
 不怨天,不尤人/110
 勿欺也,而犯之/114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116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19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2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2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2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30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133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37

 第五章 失诸正鹄,反求其身--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我非生而知之者/141
 见义不为,无勇也/145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48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15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5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5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7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60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16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6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67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170

 第六章 宠辱不惊,居以俟命--小心谨慎地处理世事
 君子有三戒/175
 以约失之者鲜矣/178
 侍于君子有三愆/18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183
 放于利而行,多怨/187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89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91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9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98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201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204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07

 第七章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
 观过,斯知仁矣/211
 三日不朝,孔子行/215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22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22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27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30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33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23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4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43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47

 第八章 物极必反,兼听则明--为人处世学会变通
 君子不器/251
 齐一变,至于鲁/254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256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5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62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64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266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269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72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275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27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280

 第九章 权衡两极,处之恰当--面对问题时秉持中道
 过犹不及/283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86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89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91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293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95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97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9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0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305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308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310

 第十章 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睿智明达地解决问题
 吾日三省吾身/313
 吾斯之未能信/315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3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1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21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32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2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32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331
 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33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3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3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