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定 价:¥32.00

作 者: 段鹏 著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出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272208 出版时间: 2008-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字数:  

内容简介

  总体而言,大众传播研究是以媒介具有显著效果的假定为基础的。然而,对假定效果本质和程度的认识,却鲜有共识。甚至即使当日常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不胜枚举的例子来说明媒介的影响力之后,关于媒介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依然存在。我们会依据天气预报的结果来穿衣、洗车、晨练和制定出行计划;我们会受广告的影响而选择一家时髦的餐厅;我们会依照知名专业杂志的影评去观看电影;我们曾经目睹过某一不合格产品因为媒介的曝光而退出市场,甚至导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我们也听闻过某个中学生因为模仿影视作品或是受到媒介报道的刺激而产生了暴力或自杀行为。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很难认定传播效果的最终模式或方向。事实上,媒介很少成为效果的唯一重要或充分条件,而媒介对于效果的相关贡献也极其难以衡量,对于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引用许多相对成熟的理论来加以说明。正因如此,传播效果研究虽至今已历百年,甚至超过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却仍然是整个传播理论研究体系中争议最大的一部分。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甚至认为:“大众传播理论之部分,或许是绝大部分研究的是效果问题。”由此可见,传播效果在当今传播学界仍具有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一书从上个世纪初叶效果研究的起源开始,分别详细论述和缜密分析了枪弹论、宣传与说服、有限效果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知识沟假说、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涵化理论、女性主义媒介效果理论等十种影响深远的传播效果理论,时间跨度逾百年,空间更是跳跃穿插,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肆意纵横,使读者更乐于接受相对枯燥的传播效果理论。我个人认为,本书的突破性在于它是一部相当系统而完整地介绍西方主流传播效果理论的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在加入了大量西方21世纪以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引用了不少当代中国社会中颇为鲜活的事例,为传播效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进路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成果。

作者简介

  段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华语传媒研究会理事:《中国网络传播研究》(CCCS)学术顾问;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的中欧天然林保护项目(NFMP)首席传播策略顾问。近年来,段鹏副教授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省部级课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等专著6部、与人合著4部、合译1部,累计发表科研成果200余万字。2007年获第五届北京高校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一等奖和“最佳演示奖”。2007年作为主讲人之一的《传播学概论》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8年获国家第十一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8年论文《广播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影响力的再认识》获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作为主讲人之一的传播学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序言
Preface
第一章 美国军事转型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国作为进攻方的定向攻防对比变化趋势
 第三节 结论和讨论
第二章 进攻性导弹与导弹防御竞争的经济后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关于NMD费用的研究
 第三节 NMD与中国
 第四节 中国增加洲际导弹数量应对NMD的费用分析模型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东欧反导系统安全后果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东欧反导系统的拦截范围
 第三节 俄罗斯对美国反导发展的回应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附录一 进攻导弹和拦截弹的模型
 附录二 拦截弹发射延迟
 附录三 考虑俄罗斯南部基地
第四章 外空战后果分析
 第一节 外空战的新动向
 第二节 准备外空战的动机
 第三节 现有外空碎片的危害
 第四节 一场外空战之后的外空碎片的危害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中日石油关系对日本东海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日本东海政策变化过程
 第三节 影响日本东海政策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影响日本东海政策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对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及其新安全观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能源进口国能源不安全的表现及其应对措施
 第三节 中国对能源安全保障手段的选择
 第四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举措与新安全观
第七章 美国安全精英对中国核战略的认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美国安全精英对中国能力的认知
 第四节 美国安全精英的决策建议及决策影响管道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工业行会在美国出口管制中的作用
第九章 中美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上的地轨交流
第十章 导弹防御与《导弹技术控制机制》
第十一章 国际组织在外室军控中的作用分析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