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视觉建构

视觉建构

视觉建构

定 价:¥24.00

作 者: 汤筠冰 著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丛编项: 以申奥片为例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标 签: 出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184324 出版时间: 200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字数:  

内容简介

  当下社会的“视觉转向”不但意味着一种文化范式的转型。更意味着意识形态格局的转变。本书以视觉文化传播的经典文本——奥运会申办宣传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在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是如何建构的,揭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隐藏在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对构建国家形象的作用。在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后,运用视觉文化传播的分析方法对伦敦、北京、纽约等申奥片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申奥片视觉文本背后传达出的“文化优越”、“视觉谄媚”为特征的“视觉沟通”;通过研究申奥片中的国家形象的视觉表征,总结出申奥片影像传播中的“国家与民族性影像”的表征范式。讨论了申奥片的传统与现代、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殖民与后殖民的“文化混杂”现象,分析了申奥片在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两个传播渠道中,本国和他国政府、本国和他国媒介合力完成了对国族身份的建构及认同。本书最后指出,全球化语境下,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建构的国家形象并非国家状况的客观再现,不仅受到媒体自身力量的限制,更受到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支配。大众媒体通过视觉化的表征符号影响着公众的舆论,并在全球受众心目中“投射”国家形象。

作者简介

  汤筠冰,博士,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讲师,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传播、艺术学理论、创意产业等。在《复旦学报》、《现代传播》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创意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内容推广计划”等课题研究。教授“设计史”、“图形艺术”、“广告艺术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方面有众多成功设计作品。

图书目录

引言
一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二 视觉文化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三 作为跨文化影像文本的申奥片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视觉文化传播理论
一 符号学方法
二 意识形态方法
三 影视学方法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理论
一 殖民与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二 文化混杂理论
三 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
第二章 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第一节 伦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伦敦2012年申奥片宏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二 伦敦2012年申奥片微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第二节 北京2008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北京2008年申奥片宏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二 北京2008年申奥片微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第三节 纽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黑白纪事:申奥片客观性的表述方式
二 多元文化的符号表征
第三章 国家形象的视觉表征
第一节 文化表征与支配性表征范式
一 文化表征理论及其源流
二 申奥片影像中的“国家与民族性影像”范式
第二节 国家形象与视觉表征
一 国家形象传播的全球化语境
二 作为客观表象与主观解释的申奥片影像
第三节 实践中的范式:申奥片中的国家与民族主题
一 范式的各种要素
二 国家与民族性影像的主题和题材
第四章 申奥片中的“文化混杂”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
第二节 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
第三节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第四节 殖民与后殖民
第五章 申奥与国族身份认同
第一节 组织传播中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 本国政府对国族身份的建构
二 外国评委对申奥国身份的认知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中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 两大形象传播体系的角力
二 媒体的叙事及建构秩序
结语 全球化与国家形象传播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