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第一节 识海无涯君子当学而时习之
一、端正态度:学者为人,不亦悦乎
二、明确目标:“学”而“思”,“罔”和“殆”
三、方法方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善哉圣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第二节 有教无类君子当广授于众
第三节 学用相长君子当知行合一
一、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实践为先
二、士志于道:谋道忧道,知易行难
第四节 知者常在君子当活到老学到老
第五节 圣人无常师君子当以“问”修身
一、虚心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广识之由:问而得思,思而得智
第六节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二篇 修身治国平天下
第一节 德行操守君子当坦荡荡
一、不拘小节 :任人唯贤,方是正道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贵在恒心
三、端正品行:身子已正,不惧影斜
第二节 以戒为治君子当自律
一、严于律己:约之以己,以戒为德
二、见贤思齐:责己为重,责人为轻
第三节 着眼大局君子当赦小过
一、配合分工:欲举贤才,必先有司
二、大局为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安分守己:思在其位,不宜越位
第四节 礼贤下士君子当以德育人
一、正直生存: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交友之德:贤贤易色,事事必信
第五节 为人立世君子当尽在“乐”中
第六节 一言尤鼎君子当言寡尤,行寡悔
一、慎言其余:多闻阙疑,禄在其中
二、学会自制:雅言以仁,约之以礼
三、君臣有度: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第三篇 “礼”“仁”“乐”“孝”“智”
第一节 察事明礼君子当学礼从周
一、礼的滥觞:夏礼殷礼,郁郁周礼
二、治国安邦:政刑法令,有礼好定
三、人格亮点:礼传千古,不卑不亢
第二节 礼仁即德君子当克己复礼
一、礼即仁道: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二、人生在世:己立立人,推己及人
三、志士之道:明辨是非,以仁为道
第三节 乐哉人生君子当以里仁为美
一、陋居贫食: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二、礼乐—体:人而为仁,方有礼乐
三、人格修养: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第四节 忠孝两全君子当知百善孝为先
一、孝悌亲仁:孝顺之母,尊敬兄长
二、弟子问孝:以礼供奉,按礼祭祀
三、君子重孝:行之有道,矢志不移
第五节 知者不惑君子当学会知人识人
一、上知下愚:唯有自知,方成上人
二、知与不知:知人不易,知事亦难
三、知己知彼:知人者智,自知考者明
第四篇 信义与忠恕
第一节 无信不立君子当以忠信为生命
一、使民敬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二、君子当守:忠信之德,笃敬之道
第二节 信近于义君子当以诚信为要
一、信义千金: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二、信是彼此:人而无信,何求他信
第三节 义薄云天君子当以浩然之气为贵
一、君子当重义
二、义者有仁:古今义者,正气浩然
第四节 利义同在君子当会择轻重
第五节 忠恕之道恕字当先,一以贯之
一、宽以待人:一以贯之,一以行之
二、君子之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六节 中庸之道君子当以和谐为美
一、致中中一:中庸为德,和而不同
二、以适为合:不得中行,必也狂狷
结语 微言大义,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