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彩绘版)》上卷目录:
学而第一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各篇一般都以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共十六章,内容涉及学习、修身、治家等诸多方面,但主要是在告诉初学者一些基本道理。
为政第二
本篇共二十四章,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等。
八佾第三
本篇共二十六章,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孔子主张要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提出了“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里仁第四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内容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此篇包含了儒家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公冶长第五
本篇共二十八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了仁德的特征。
雍也第六
本篇共三十章,其中有几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很高。本篇也涉及“中庸之道”、“恕”等学说以及“文质”等思想。
述而第七
本篇共三十八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泰伯第八
本篇共二十一章,涉及孔子及其弟子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子罕第九
本篇共三十一章,内容主要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乡党第十
本篇共二十七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先进第十一
本篇共二十六章,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从而也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颜渊第十二
本篇共二十四章,着重记述了几位弟子向孔子求证怎样才是“仁”,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事的内容。
《论语(经典彩绘版)》下卷目录:
子路第十三
本篇共三十章,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道德修养与品格的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宪问第十四
本篇共四十四章,话题包括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的叉利观等。
卫灵公第十五
本篇共四十二章,内容涉及孔子的“君子小人”观、教育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季氏第十六
本篇共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交往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阳货第十七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介绍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为父母守丧问题,同时也谈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
微子第十八
本篇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与几位隐士之间的故事、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子张第十九
本篇共二十五章,内容涉及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看法;有过失时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同他人之间的对话。
尧日第二十
本篇共三章,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善政”和孔予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主张。
附录1 《史记·孔子世家》译注
附录2 孔子年表
附录3 《论语》名句表
附录4 《论语》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