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读史有智慧(上下册)

读史有智慧(上下册)

读史有智慧(上下册)

定 价:¥49.80

作 者: 冷成金 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古代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29013875 出版时间: 2010-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11 字数:  

内容简介

  没有文化根基的谋划终究是靠不住的,只有洞悉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智慧,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在《读史有智慧(最新修订版)(套装全2册)》中,人大教授冷成金以智论史、以史说智,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向今人阐释历史中的大智慧: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刻毒的法家智慧,以法、势、术为核心,用阴谋和强权控制民众;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此外,还有最无耻的纵横家智慧、最冷峻的兵家智慧以及最神秘的阴阳家智慧。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淋漓展现。《读史有智慧(最新修订版)(套装全2册)》第一版畅销100,000册,最新修订版比第一版增加了近八万字,内容更丰富、完整,更具时代感,能更好地满足读者读史书、谋智慧的渴望。

作者简介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主攻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曾先后出版《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隐士与解脱》、《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等专著,以及《智典》、《辨经》、《读史有学问》、《读史有智慧》等历史漫谈作品,在文化界影响巨大。《辨经》、《智典》已被译成韩文和日文出版,在韩国和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并受到广泛欢迎。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认为,《辨经》是极好的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经典读本。《读史有学问》是2002-2003年度文史类畅销书,该书入选媒体评出的“十六大代表最关注的几本书”。《读史有智慧》是《读史有学问》的精华版。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儒家智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儒家智慧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它的运谋方法不是谋智,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
1.书生自古难称帝/006
真正的仁德才智之士,做不了开国皇帝。当开国皇帝的大多属于这两种人:一是流氓,一是豪强,概因流氓无顾忌,豪强有势力也。
2.帝王都是苦命人/016
真乃“无情最是帝王家”,帝王之家实在是没有福寿两全的。要么短命;要么虽然长命,但又无法逃避争权夺利的煎熬和惩罚。
3.曾国藩的奥秘/020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学者兼“贤相”的典型,是一位福禄寿喜都占全了的人,是最后一个能够体现这种理想人生模式的人。
4.政治家与艺术家/028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其实,世上是本无“放眼”“风物”的名士和发“牢骚”的政治家的。发“牢骚”是名士的品格,“放眼”“风物”才是政治家的气度。
5.上床是夫子。下床是君子/030
“好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要“好”而不“乱”,本无可厚非;但“好德”却自有危险在,那是由于因“好德”而成圣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因“好德”变得僵硬乃至虚伪的人却并不少见。
6.“礼”是什么,033
礼仪是古人用来教化人的一种文化仪式,是要人懂得怎样做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要有人的精神价值。但叔孙通却把礼仪当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工具,去掉了它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积极的东西。
7.历史的预言家/036
智家讲究强权,借权谋和独裁专断来夺取晋的政权;赵家却注重通过人的品性的考核,选立贤德诚信的人接班。从根本意义上讲,这是一段早有预言的历史,成败的种子早在选择接班人时就已经埋下了。
8.君王一日三过/041
喜欢逢迎是人的本性,只有人格修养到达了极高境界的人,才能做到闻过则喜,普通人往往是闻过不喜。甚至是闻过则怒。
9.士为知己者死/048
“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千金不能得死士,一言可以酬知己,即所谓知人得死士也。其关键在于给人真正的尊重和尊严。
10.“中国的脊梁”/057
官僚文人和书生学子总是伸长了脖子去挑社会的刺,也许他们伸长了脖子本来就是为了挨杀。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昂起了强硬不屈的头颅,中国的古代社会才得以延续发展!
11.至忠至勤的太平宰相/067
宦海浮沉,不败的真谛何在?为人臣者有三忌:一忌功高震主;二忌权大欺主;三忌才大压主。
12.善始而不能善终的开国宰相/075
自古以来,善始者多,善终者少。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这个意思。房玄龄与李善长都是开国宰相,但无论在才能、见识、志向还是在结局方面都差得远了。有其运而无其才,实际上也是惹祸之道。
13.年龄·经验·政治家/082
管仲说:“我是受君命、奉国家以主持宗庙的,岂能为一个人而死呢?只有国家灭亡、宗庙被毁、祭祀无人这三件事才能使我死亡,如果不是这三件事,我就要活着。”
1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093
中国人对以退为进的处世方式历来是很重视的。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硬去蛮干,那只能变成一个莽汉,结果也只能是自讨苦吃。如果能够尊重客观事实,采取策略上的让步,取得喘息、休整、积蓄力量的机会,往往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
15.人性如水/101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是说人的本性爱受奉承,有人好像不爱听拍马奉迎的话,其实是由于你没有挠到痒处罢了。
16.巧忠良相/104
良臣和忠臣的区别很大。良臣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声誉,子孙相传,流传千古;忠臣得罪被杀,国破家亡,君主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
17.仁者真的无敌吗/112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只通过外交的方法,或者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树立起国家的威望,使别的国家主动归附,这才是达到了战争的最高境界。
第二编 法家智慧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法家智慧的核心在于法、术、势。法的实质是强力控制,势的实质是强权威慑,术的实质是权术阴谋。
1.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
2.诸葛亮的悲剧
3.中国的“法”
4.“法家”的结局
5.再为曹操“翻案”
6.小人物的大谋略
7.温柔乡是英雄冢
8.无情最是帝王家
9.以臣代君的政变术
10.阴谋的胜利
11.谋国与谋家
12.变法就像变戏法
13.开国与固权
14.谁是中国历史剧的最大导演
15.书生政治家
16.官场不倒翁的“做官学”
17.“马屁冠军”
18.宫廷绯闻背后的“官商一家”
19.经义决狱
20.李斯与赵高
21.中国“女皇”
22.刘邦将将
23.不灭的谗毁
24.“潜龙勿用”——帝王的韬晦术
第三编 道家智慧
第四编 佛家智慧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
第六编 兵家智慧
第七编 阴阳家智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