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
一、中华文化的原初经典——《论语》
观照生命、指导生活的智慧宝典
什么样的人读《论语》
在经典中感受人生的真实——怎样读《论语》
二、圣者的平凡生命——走近孔子的实际人生
商汤王后代孔子的家世
到底什么叫野合?——孔子的出生问题
贫弊生活中的历练
周游列国的有趣经历
伟大教育家的人生归宿——归乡讲学
第二讲:伟大的私学创立者——孔子
(上)
一、结束教育贵族垄断的私学之路
二、指向伦理化的教育目标
三、不拘一格育人才——切实而灵动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举一反 三
学思相济
四、孔门弟子述略
五、题外话:有关尊敬师长和教育孩子
(一)子女的孝道来源于父母的尊严
(二)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爱
(三)苏母教子的启示
(四)教育者要对自身的尊严负责
(下)
一、《诗》中有德亦有识
二、音乐的感化——尽美矣,又尽善也
第三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政治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一、人道主义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的伦理化诉求:节用而爱人
二、两个典型案例所表达的德、刑关系
三、施政以德:无欲速。无见小利
(一)恭、宽、信、敏、惠
(二)无欲速,无见小利
(三)为政不只做官一途
(四)仕与学的关系
(五)尊五美,屏四恶
四、穷与达的处世原则
五、绵延不绝的仁爱情怀——孔子政治思想的后世影响
第四讲:孔子与《论语》的核心概念——仁(上)
一、仁如一团和气
二、你亲近仁德,仁德就走向你——通往“仁”的途径
三、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把握生命的厚度
四、妨碍成德的最大隐患——成德之“三贼”
以假充真妨碍道德:道听途说
以假乱真扰乱道德:巧言令色
以假夺真废弃道德:乡愿
五、障目之叶——成德之“六蔽”
(下)
一、胸怀君子理想。迈向成德的起点
一般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
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
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分野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的风范
三、和而不同与群而结党:君子与小人
四、君子与超越之仁的距离
五、心存敬畏:君子的三畏与三戒
第五讲:领悟孔子的生活智慧
一、感戴天地的生生之德:畏天即敬己
二、“色难”不是谄媚,“无违”亦非苟顺:孝之真谛
三、忠君的创造性转化
四、尊师。在重道
五、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