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人类的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记录、研究社会发展历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毕节地区的档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档案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档案事业机构日臻健全和完善,形成了以地、县(市)档案局为中心,档案馆为主体,档案室为基础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馆库建设面貌一新,地区和各县市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新馆先后建成。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加大,馆藏档案日益丰富,至2005年,全区地、县(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达29.91万卷,馆藏资料12.46万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档案事业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轨道。开放档案为社会提供服务取得显著成效,1996~2005年全地区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提供利用档案27.72万卷次、2.49万人次,为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毕节地区档案事业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档案事业必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毕节地区的档案事业在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