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

定 价:¥25.00

作 者: 汤一介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文库
标 签: 中国古代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165737 出版时间: 200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76 字数:  

内容简介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介绍了1912年11月31日,梁启超先生在北京大学作讲演,北京大学校“之所以异于普通学校而成为最高学府者”,“日研究高深之学理,发挥本国之文明,以贡献世界之文明是焉”,大学校之目的,既在研究高深之学理,大学校之学课,又复网罗人类一切之系统智识,则大学校不仅为一国高等教育之总机关,实一国学问所在,可视为一学问之国家也。且学问为文明之母,幸福之源。一国之大学,即为一国文明幸福之根源,其地位之尊严,责任之重大,抑岂我人言语所能尽欤!”蔡兀培先生长北京大学后,对北大的第一个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的陈旧观念,明确“大学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他解聘了一批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教师,推行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不拘一格地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外教师,建立研究所,组织学术社团,举办学术讲座,创设学术刊物,鼓励教师和学生研究学问。他还在校行政会议下设立由专家组成的大学出版委员会,协助校长审查出版图书,规划出版事务,并设立独立的出版部,公开出版大学的讲义、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北大的学风为之一变,很快成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中心。李大钊先生在《本校成立二十五年纪念感言》中说:“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

作者简介

  汤一介(1927~),原籍湖北黄梅。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等。魏晋玄学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一个重要阶段,而郭象的哲学思想堪称这一阶段哲学发展的最高点。本书围绕郭象的哲学思想,分析了魏晋玄学内在发展的逻辑过程,阐释了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体、用、本、末、一、多、言、意等哲学概念、范畴,尤其研究了郭象以 “言意之辩”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本书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论魏晋玄风
 一 何谓“魏晋玄学”?
 二 魏晋玄学的产生
第二章 研究魏晋玄学的资料问题
第三章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评价问题
 一 魏晋玄学的产生
 二 魏晋玄学的评价
第四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上)
 一 正始时期的玄学
 二 竹林时期的玄学
第五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下)
 一 元康时期的玄学
 二 东晋时期的玄学
 三 唐初重玄学
第六章 郭象的生平与著作
第七章 郭象与向秀
第八章 郭象与裴颁
 一 “有始”与“无始”
 二 “外资”与“独化”
 三 “无为”与“有为”
 四 “入世”与“超世”
第九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周的《庄子》
 一 关于“自性”的问题
 二 关于“无为”的问题
 三 关于“圣人”的问题
 四 关于“无”的问题
第十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子》的旧说
第十一章 郭象的哲学方法
 一 寄言出意
 二 辨名析理
 三 否定的办法
第十二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上)
 一 关于“有”与“无”的问题
 二 关于“动”与“静”的问题
 三 关于“知”与“无知”的问题
 四 圣人“可学致”与“不可学致”的问题
第十三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下)
 一 “(命)理”与“自性”
 二 “独化”与“相因”
 三 “无待”与“有待”,“无为”与“有为”
 四 “顺性”与“安命”
第十四章 郭象与王弼
附录 有关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资料
参考书目
第三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