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中国的“轴心时代”
一种生命化的研究方法
人类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卜“命”与致“道”
先秦诸子学说在怎样的人文分际上
第二讲 老子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
“上德不德”
“复归于朴”
第三讲 孔子
孔子的生命情调
“仁”——“吾道一以贯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政者,正也”
“有教无类”
第四讲墨子
墨子与《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尚贤”与“尚同”
“尊天”与“事鬼”
儒墨之辨
第五讲 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大道不称”而“寓诸庸”
“明白人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
“吾丧我”,以“相忘乎道术”
“无所待”,“以游逍遥之虚”
第六讲 孟子
儒学的主脉与孟子
性善论与“四端”说
“义”、“利”之辨与“良贵”说
“王”、“霸”之辨与“仁政”说
“小”、“大”之辨与“存心”、“养性”的修养论
第七讲苟子
荀子其人与儒门中的荀学
“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
“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明分使群”与“隆礼”、“重法”
“化性”、“解蔽”而“终乎为圣人”
第八讲 名家
“辨说”与名家
惠施的“合同异”之辩
公孙龙的“离坚白”之辩
几点评说
第九讲 法家
“法”意识的不同人文内涵
李悝、吴起和商鞅
慎到与申不害
韩非
第十讲 阴阳家
从“数术”到“阴阳之术”
“阴阳”与“五行”
“五行相生”与“月令”
“五行相胜”与邹衍的学说
附录
附录一 “先秦诸子”绪论讲授提纲
附录二 老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三 孔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四 墨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五 庄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六 孟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七 荀子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八 名家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九 法家学说讲授提纲
附录十 阴阳家学说讲授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