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

《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

《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

定 价:¥35.00

作 者: 刘占祥 著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古代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526360 出版时间: 2010-08-01 包装: 精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08 字数:  

内容简介

  《与中国诗学话语》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自古而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由来已久。然而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以来,由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不少东西方学人都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视为衡量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把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定位于以西方发展模式为蓝本的现代化,或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普世文明。西风东渐、西学东移,相当一批东方学人和政治家也把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进步看做西方文明的必然产物,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向西方寻求真理,甚至将扬弃本民族的传统,从器物、制度到生活方式上全面模仿西方作为实现现代性改造的唯一模式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归宿。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遂呈现为单向的态势——以先进的西方文明征服、影响和改造其他所谓“落后”或“野蛮”的文化似乎成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生活的必然趋向。

作者简介

暂缺《《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绪论
 一、中国诗学的话语分析法以及本书的研究对象
  1.诗学、中国诗学
  2.话语
  3.研究对象
 二、《老子》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路数和理论价值
  1.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
  3.研究路数和理论价值
第一章 “无——道——有”:《老子》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与《老子》之道
  一、道
  二、人之道与天之道:孔子之道与《老子》之道
 第二节 《老子》的“无——道——有”的思想体系
  一、“无——道——有”:《老子》的思想体系
  二、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与《老子》思想体系的比较
第二章 “无中生有”:《老子》的意义生成方式
 第一节 《老子》的消解性解读和“无中生有”的意义生成方式
  一、消解文本,实现道的意义生成
  二、消解人类自我,在艺术精神中建构诗意人生
  三、消解仁义礼智规范及世俗智慧,构建纯朴自然的社会
  四、消解“伎巧”,构建大巧和大美
  五、消解宇宙万物,构建永恒的大道
 第二节 孔子“依经立义”的意义生成方式与《老子》意义生成方式的比较
  一、孔子的“依经立义”的意义生成方式
  二、孔子、《老子》的意义生成方式的比较
第三章 《老子》的意义生成方式与中国诗学话语
 第一节 语言和意义的关系
  一、“正言若反”
  二、言意关系
  三、与西方诗学的对话-
 第二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原初意义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诗学意义
  三、与西方诗学的对话
 第三节 “虚实相生”
  一、“虚实相生”的原初意义”
  二、“虚实相生”的诗学意义
  三、与西方诗学的对话
第四章 道与逻各斯:《老子》与西方的意义生成方式的比较
 第一节 “逻各斯”的出场
  一、赫拉克利特之前的古希腊思想
  二、赫拉克利特与逻各斯
 第二节 道与逻各斯:中西不同的意义生成
  一、道与逻各斯的相似特征
  二、有和无:逻各斯与道的不同意义生成
 第三节 逻各斯中心主义及其消解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实质
  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
第五章 《老子》的诗性言说方式与中国诗学话语
 第一节 诗性智慧
  一、诗性智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二、中国早期的诗性智慧
 第二节 《老子》的诗性言说方式
  一、《老子》的直觉思维与诗性言说
  二、“道不可言”与诗性言说
  三、“道法自然”与诗性言说
第六章 诗性言说与理性言说:《老子》与西方的言说方式的比较
 第一节 逻各斯与道:理性言说与诗性言说
  一、可以言说的逻各斯与不可言说的道
  二、可以分析的逻各斯与只可体悟的道
 第二节 西方理性言说方式的形成
  一、赫拉克利特之后的的理性传统
  二、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理性言说方式的奠定
结语与余论
  一、《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的关系
  二、当前“国学热”背景下对20世纪90年代“失语症”问题探讨的再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