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冯友兰研究论丛(全四册)

冯友兰研究论丛(全四册)

冯友兰研究论丛(全四册)

定 价:¥168.00

作 者: 刘长城 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哲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0805066 出版时间: 2010-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全4册 字数:  

内容简介

  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人: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作为人,应当怎样?如何做人?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属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人在物质和地位方面多寡、富贫、尊卑、高下,这是属于人“有”什么的问题。中国文化认为,这二者都很重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国文化向来把人“是”什么放在首位,人“有”什么是第二位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就是讲“人”的学问的,人如果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他即使腰缠万贯,又何足道哉!挺直你的腰杆,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本书从文化的“轴心时代”讲起,中经历史变迁而引起文化的变迁: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文化——宋明理学——近代文化——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化走向——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见中国文化的曲折发展历程。“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学,从一定意义上说,身为中华民族的后裔,如果对于“国学”一问三不知,我们很可怀疑他的国入之资格!该书系作者在对于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写就的,是人们简略而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读本,是大学各专业选修中国文化课的较为合适的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暂缺《冯友兰研究论丛(全四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冯友兰研究文丛之一:传统文化时述》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 地理环境
二 社会政治环境
三 民族和人文条件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形式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方式
一 理论系统的特别
二 表述方式的特别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变迁
一 文化与时代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期
第一章 先秦诸子文化(上)
第一节 先秦诸子文化概述
一“诸子百家”的缘起
二 诸子百家与春秋战国时代
三 奴隶制解体和“官”“师”分离
第二节 诸子之一一一孔子
一 生平与著述
……
第二章 先秦诸子文化(下)
第三章 先秦其他文化典籍
第四章 两汉文化——经学
第五章 魏晋文化——玄学
第六章 隋唐文化——佛学
第七章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理学
第八章 中西文化的冲突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第十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
后记
《冯友兰研究文丛之二:中国哲学的发展》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起源
一 哲学是什么
二 哲学本是“外来户”
三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四 中西哲学,各具特色
五 为什么是春秋战国时代
第二讲 “照着讲”与“接着讲”
一 首先应当“照着讲
二 怎样“照着讲
三 冯先生的“接着讲
四 “接着讲”的得与失
五 余论
第三讲 “三道”“十派”话人生
一 《人生哲学》题目之来历
二 《天人损益论》
三 中西比较以求同
四 一个新人生论
五 人生的无奈
第四讲 以“汉”为界说“两分”
第五讲 最哲学底哲学
第六讲 新理学的施政纲领——《新事论》
第七讲 人生的境界
第八讲 新作应需代旧刊
第九讲 “冯学”与“冯友兰现象:
后记
《冯友兰研究文丛之三:哲学大师冯友兰》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漫漫求学路 殷殷赤子情
耕读世家
私塾读经
客居武昌
延师崇阳
辗转求学
就读北大
心系五四
留学美国
民族情结
第二章 中国哲学成巨著 学科建设开山人
文学院院长
加入国民党
南北独行客
安身立命地
天人损益论
中国哲学史
子学和经学
两分得与失
清华秘书长
“河南党”风波
……
第三章 贞元之际所著书 且将新理接旧理
第四章 南渡北妆多事秋 泰然从容守清华
第五章 三十年来是与非 一生系得几安危
第六章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后记
《冯友兰研究文丛之四:山人斋文集》目录:
冯友兰先生的学术生涯
(《卧龙论坛》1993年第2期)
一 冯友兰先生的生平
二 冯友兰先生的学术活动
三 对冯友兰先生学术思想的简评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精神文明建设
(《卧龙论坛》1994年第2期)
《新理学》的理气观
(《南都学坛》1994年第2期)
一 理与太极
二 一理与众理
三 气、真元之气
四 理气的统
简析《新理学》的\性\与\心
(《殷都学刊》1994年增刊号)
一 性兼形上、形下
二 从性兼形上形下说,性可有义理与气质之分别
三 心与心之理
四 心与性之关系
五 性善、性恶的历史性总结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