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儒学是中国古代治国之学
第一节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治国之学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之学也都是治国之学
第三节 尧舜之道就是仁义之道
第四节 仁义之道后世成为忠孝之道
第五节 忠孝之道后来演变为单方面的义务
第六节 礼是儒学治国的基本规范
第七节 与礼仪同样重要的是音乐
第八节 制礼作乐是治国最重要的事业
第二章 礼的内容
第一节 最重要的礼是祭礼
第二节 祭祀的对象和级别
第三节 有益于人的事物都会被祀为贵神
第四节 最高神是吴天上帝
第五节 祭祀的目的是求福
第六节 丧礼是仅次于祭礼的礼仪
第七节 嘉礼、宾礼和军礼也是制礼的内容
第八节 家礼和祠堂制度
第九节 作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作祭祀的诗歌
第十节 法是和礼并行的治国规范
第三章 治国之学与天人之际
第一节 天人之际是儒学的最高学问
第二节 天命是一切言行的最高命令
第三节 天命君师以治理和教化民众
第四节 德行是获得天命和百姓拥护的基本条件
第五节 天意通过民心体现出来
……
第四章 儒学的世界观
第五章 关于人的本性
第六章 新的修身、治国之道
第七章 儒者处世之道
附录一 儒学书籍和学校
附录二 著名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