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中国哲学焚书续焚书:中华思想经典

焚书续焚书:中华思想经典

焚书续焚书:中华思想经典

定 价:¥24.00

作 者: (明)李贽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古代哲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1076738 出版时间: 2011-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1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常常容易被理解为是孔孟学说的一长串解释与实践。但也有极少数“异端”不被划入这个行列,《焚书 续焚书》便是这样一部另类之作。《焚书 续焚书》是明朝后期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哲学与文艺思想代表作。《焚书 续焚书》中有大量讽刺性文章,激烈抨击明朝晚期假借儒家理学之名谋取高官厚禄,满足私人贪欲的一批官僚和读书人,进而也有怀疑与批评孔孟与儒家经典神圣性的言论,因此被明清统治者目为“离经叛道”的异端,虽屡次下令禁毁,但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独立精神和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具有犀利的思想锋芒吸引力,数百年来其著作与思想仍在进步学者和民间流传盛行。

作者简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自号温陵居士、宏父(又写作宏甫)居士、思斋居士。晚年因长住湖北麻城龙湖,又号龙湖叟,因去发,号秃翁,有时又称李长者、李老子。袁中道在《柞林纪谭》中称他为柞林叟。李贽童年时,母亲早逝。七岁,开始跟父亲自斋公读书、歌诗、习礼文。十二岁作《老农老圃论》,把《沦语·子路》中所记樊迟问稼与《论语·微子》中所记子路遇荷荼(李贽文中写作“蒉”)老人两件事综合一起,赞扬丁关心农事的樊迟,讽刺了轻视农业?动的孔子,颇有“异端”色彩。李贽青年时,为了“糊口”,曾“靡曰不逐时事奔走”,并经受了“绝粮七日,饥冻困踣”的遭遇。为了生活与出路,嘉靖三十一年(1552),他参加了自己内心极为反感的乡试,并中了举人,时年二十六岁。而后,出任河南辉县教谕擢升南京国子监博士,为父守制后任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再迁南京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知府任期未满,李贽即提交了辞呈,并于万历九年(1581)寓居于黄安(今湖北红安)友人耿定向、耿定理兄弟的天窝书院,开始了他专心著述论道的生涯。后来,由于与耿定向的严重分?,又移居于麻城(今湖北麻城)的龙潭湖(又称龙湖),其间曾出游武昌、北京、大同,讲学于南京。万历二十八年(1600),李贽在麻城讲学时听者日众,并有许多妇女受教,引起封建统治者及道学家的惊恐,他们以“逐游僧,毁淫寺”、“维持风化”为名,雇用流氓打手,拆毁了李贽居住的芝佛院,焚毁了李贽营建的骨塔。李贽由于事先得知消息,在学生的帮助下躲于他处,才未遭毒手。第二年,李贽被马经纶接到通州(今北京通州),但仍未逃脱统治者的迫害。万历三十年(1602),礼科都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疏劾李贽的著作是“惑乱人心”,“狂诞?戾”,“大都剌谬不经”,要求“将李贽解发原籍治罪”,“将贽刊行诸书,并搜简其家未刊者,尽行烧毁”。神宗当即批示:“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如有徒党曲庇私藏,该科及各有司访参奏来,并治罪。”当天(闰二月二十二日)李贽被捕入狱,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政治迫害案。三月十五曰,李贽趁狱吏替自己剃发之际,用剃刀自刎,十六日气绝,向封建统治者进行了不屈的反抗与斗争。

图书目录

前言
焚书
书答
与焦弱侯(一)
与焦弱侯(二)
又与焦弱侯
答焦漪园
答耿中丞
答耿司寇(节录)
与周友山书
答邓石阳
答邓明府
复邓鼎石
答周西岩
复周南士
答刘宪长
答何?斋尚书
寄答京友
答陆思山
与李惟清
与杨定见
答友人书
与明因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为黄安二上人三首大孝一首
论说
童心说
杂说
读律肤说
高洁说
四勿说
夫妇论因畜有感
战国论
何心隐论
论政篇为罗姚州作
李生十交文
观音问答自信
红拂
二十分识
因记往事
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随感
赞刘谐
自赞
伤逝
寒灯小话第二段
蜻蛉谣
李涉赠盗
封使君
读书乐引

读书乐
富莫富于常知足
夜半闻雁四首引

夜半闻雁四首
其二
其三
其四
序引
《焚书》自序
《忠义水浒传》序
传略
卓吾论略滇中作
豫约感慨平生
续焚书
书答
与焦弱侯
与周友山(一)
与周友山(二)
答来书
与吴得常
与方伯雨
与耿克念
答僧心如
与友人论文
论说
三教归儒说
论交难
随感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读金滕
李卓吾先生遗言
序引
圣教小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