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丛书所论述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开辟的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历史,以及其在为革命战争服务,支持工农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二、丛书每卷约20万字,至少不得少于10万字,各卷不标卷次。出版顺序不按历史先后安排,先完稿的先出版。三、丛书基本上以当时根据地区划定卷名,也有少数卷是按现时的行政区划定卷名,故部分卷的内容之间有交叉。四、各卷结构大体一致,一般采用章、节、目的形式,多数卷有《前言》、《后记》或《绪论》以及《附录》。附录包括规章制度、重要文献、人物传记、大事记等。五、丛书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货币图录均为实物缩小的彩版,图下注有发行年月、发行单位、币名、尺寸大小;文献、遗址、人物为黑白照片,随文附页。六、货币名称:土地革命时期称苏票或红军票;抗日战争时期称抗币或边币;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从习惯。七、卷中字体除必要时用繁体字外,一律用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八、卷中所用数字,除标明数量的用阿拉伯字码外,其余一律用汉字。九、丛书一律为大32开本,内文用四号字排印,主要内容用黑体字排印。十、卷中注解采用脚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