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帛书道德经甄辨(下)
02女娲的神话与信仰
03从古典到现代:观念和人物…
04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05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
06《世说新语》研究:文献与…
07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
08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09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10自然的祛魅与诗性的统一:…
雷祯孝 著
全书共包括六十四卦的卦文解析及联想电影的推荐,例如归妹卦、姤卦是讲婚嫁缘…
可购
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 著…
《学灯》原为2007 年创办的网刊,目前已经发刊22 期(主编为北师大李锐教授)…
[宋] 邵雍 著;陈阳 整理
《梅花易数》,又名“周易梅花数”、“梅花心易”,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撰…
[宋] 陈抟 著;[宋] 邵雍 口述;谢路军 整…
本书是宋代易学家、著名的理学开创者陈抟所作,后由邵雍口述而流传至今,是易…
王芳恒 著
《陈法哲学思想研究》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
吴震 著
本书从明末清初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及“信仰世界”的角度着手,着重探讨了明…
杨军,高厦 著
本书是一本关于《周易》的入门读物,或更确切一点说是一本关于《周易》的导读…
汪致正 著
读《老子》或《道德经》,要清楚“道”侧重指规律,“德”侧重指理性认识,《…
卞朝宁 著
《论语》中一共涉及多少事件?这些事件的详细情况如何,从历史学的角度该作何…
[美] 苏珊·奈曼(Susan Neiman) 著;…
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对成长与责任、从众随俗…
刘大钧
全书介绍了《周易》文本的早期形态,从自然易到道德易而形而上易,《周易》的…
[宋] 黄士毅 编;徐时仪,杨艳 校
日本九州大学藏朝鲜古写实佑二年(一二五四)魏克愚再校徽州本《朱子语类》一…
(明)洪应明
由明朝洪应明所著、华文浩译著的《菜根谭新解》一书是一部论述修身养性、为人…
刘丰
暂缺简介...
爱新觉罗·毓鋆 著;陈絅 整理
《易经》向来被称为“诸经之首”,是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易传》对《…
陈红映
《云南文库 学术名家文丛:陈红映学术文选》为《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
陈明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船山,基于对明亡这一历史变局的深刻反省,对中国历史、政…
(明)陆绍珩
明代天启年间,江南才子陆绍珩流落北京。他目睹世态俗情,胸中块垒顿生。何以…
舒大刚 著
《儒藏论坛》由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为配合四川大学《儒藏》编纂而主办,在…
于春海 著
《易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八卦及其六十四卦是以现实客观事物为基础…
刘震 著
《《周易》导读:纳甲筮法》一书,作为今人的学术成果,它集结了当代新的出土…
高培华 著
《孔子孔门文武兼备论》是由作者2006年以来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河南大学…
马宗霍 著
《中国经学史》选目首重作者的首创和著作影响力,尤其注重选本的稀见性。所谓…
邓克田
本书上卷主要是将太极象数、佛教思想与科学思想融汇贯通,形成全新的认知理论…
史怀刚 著
本书主旨在反思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易学的诠解,以图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之发展提…
吴猛 编;卜卜 绘
我是谁?要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未曾停歇的思索与遗问,仿若昨日重现,深…
(韩)金浩仁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为范立本。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
施璜 著
《近思录专辑 第八册 五子近思录发明》十四卷,清施璜撰。五子谓周敦颐、张载…
梁正齐 著
《周易解义》撩开《周易》的神秘面纱,直探其文本中深蕴的古老智慧,阐释其天…
赵文博
陈鼓应 注
《庄子》是道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元典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化史上…
曾海军 编
“切磋”论文集出版到第六集,突然有种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感觉。“前不着村…
姜海军 著
本书把二程作为经学家来研究,从宋学的经学视域深入探讨了二程的经学思想体系…
唐力权
本书选择了唐先生一生重要的著作,包括《脉络与实在》、《蕴徼论》、《周易与…
方勇
黄克武 著
本书为中研院学人文库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公私观念与自由民主、梁启超与近代中…
屈永刚 著;李珮 编
《儒家政治正当性观念发展研究 从孔子到董仲舒》以西汉初期之前儒家政治正当…
翁君奕 著
读完你可能仍然难以置信,老子怎么会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就把我们今天仍想不明…
卢明霞 著
本书将孝德教育研究与养老联系起来,系统总结了中国孝德教育传统的发展历程,…
梁启超 著;彭树欣 整理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