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董仲舒的生态思想
02价值论研究(2024年第1辑…
03《田艮斋思想与韩国儒学》…
04从古典到现代:观念和人物…
05《世说新语》研究:文献与…
06邹子存真集
07道德经新注
08章太炎论人物
09东方哲学与文化 第十辑
10曾子学刊(第六辑)
倪培民
集三十余年研究思考成果而成,《儒家功夫哲学论》是作者系统阐释其功夫儒学和…
可购
方以智 撰,赵锋 点校
《药地炮庄》十二卷,包括《总论》三卷、正文九卷,明代学者方以智撰。本书是…
颜世安 著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
程翔 著,程翔 注
《论语(中学生版)》是专门为中学生设计的《论语》读本,对《论语》进行适合…
度阴山 著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著的语录体经典著作。其博采儒、释、道三家之长,位…
安乐哲、罗思文 译著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和罗思文曾合作译注了儒家经典《论语》。该书稿是将该他们二…
张燕婴 译注
“中华经典诵读”系列图书的《论语》排版醒目美观,采取题…
吴怡 著
本书根据作者的教学讲稿整理而成,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讲透《老子》八十一章的思…
高柏园 著
该书为道善文化公司“人与经典”丛书之一,在于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和对初学者…
宋志明著
本书把从1840年到1919年的哲学新进展称为中国近代哲学史,概括为四个转向。一…
方东树 撰,虞思徵 校
我社已于2018年出版了精装本,此次出版平装本。
(春秋)曾子,子思
《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龚隽,李大华,夏志前 等著,郭齐勇 编
隋唐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互动与思想交织颇…
王木林
本书是一部经济伦理学专著,主要探讨和分析儒家义利观逻辑演变及其唯物史观解…
张晨霞 著
本书是“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之一,丛书子系列“中华创世神话图像…
李智福著
本书全面检讨了章太炎“上悟唯识,广利有情”之庄学思想,…
张祥龙
暂缺简介...
薛飞 著
《周易》被奉为“群经之首”“上古奇书”的同时,,也被一些学者视为“卜筮之…
儒家复现于中国,是一个充满问题和挑战的精神现象。本书共包含两个部分,共七…
章林著
本书一方面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与先秦两汉的感应思想作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将其…
陆振兴,刘英 著
本书以《论语》中的学、友、君子、仁、义、礼、乐、知、信、忠、孝、政等12个…
陈来
《宋明儒学论》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的一部讲述…
张涛
该书稿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来对易学典籍、易学文化的新诠释、新认识,并论及中…
王中江,张宝明 编
近代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是在东西方哲学和思想两种传统接触、融合和转化中形…
朱叶南 著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哲学家,朱熹建立了一套“致广大,尽精微,综罗…
杨义 著
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
龚延明 著
《宋学研究》是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高水平学术建设…
郑泽绵 著
宋明理学中最重要的转折,莫过于从朱子学向阳明学的两大范式之间的转化。对此…
爱新觉罗·毓鋆 著
此书乃依据毓老师课堂讲授《诗经》《尚书》《礼记》之笔记整理而成。 毓老师…
李湃清 著
自问世以来,《老子》已经成为了东方文化的主要底层支撑和重要标志之一,是成…
佚名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祁志祥
本书以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四次启蒙的宏观把握为指导,以对上古神话、殷墟卜辞…
顾随 著
上海古籍1986年版《顾随文集》为第一部整理出版的顾随文集,包括东坡词说、稼…
杨鹏 著 青豆书坊 出品
《大学》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
[宋] 李光 撰,林日波 点校
李光(1078—1159),字泰发,号读易老人。南宋初名臣,后因弹劾秦桧遭贬,遂…
彭华 著
本书为作者贺麟研究成果的汇集,其中论贺麟与陈寅恪以及贺麟与蜀学两章颇具新…
钱茂伟 等 著
本书是2018年度宁波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阳明心学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书稿从阐述…
章伟文 译
《鹖冠子》十九篇,其作者虽隐居幽山、衣敝履穿,却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之志…
雪亭,悟启 著
本书是一部从佛学的角度解读阳明心学的讲演集,共分为七讲,前两次是三人会讲…
郝永 著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故称王阳明。他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