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帛书道德经甄辨(下)
02历久弥新的君子之道
03盈科后进
04老子研究:文本、思想与流…
05《世说新语》研究:文献与…
06章太炎国学讲演集
07诸子学刊(第二十九缉)
08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
09朱子学年鉴(2022)
10孝经研读
李祥俊
北宋时期,中国传统哲学正处于由三教鼎立到理学独尊之间的过渡阶段.儒、佛、…
可购
杨树达
治《淮南子》者,自汉代许慎、高诱以外,以清代王念孙、俞樾成就最卓者。民国…
庞朴
儒学,自孔子创始至今两千多年来,她浩浩荡荡,从古代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
李少军
《诗性的智慧:哈尼族的传统哲学研究》一书,运用唯物史观,解析蕴涵于哈尼族…
(春秋)孔丘 著,墨人,杜华俐 选注
《论语》这本书为同学们选取了这部古典名著的重点篇目,这里所选的内容都是最…
向世陵 著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
郑淑媛 著
儒家学派很重视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活动为先秦儒者创立和…
郭君铭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
本社 编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本…
方旭东、朱承
《中国思想史讲稿》主要从中国思想发展脉络和基本元素的角度来介绍其形成和展…
林语堂
《孔子的智慧》是林语堂应蓝登书屋约请而写的。本书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
蒋凡,李笑野 著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华思想、文化的基石。在这个庞大的象征体系之中…
老聃
《孟子》一书,语言新凝练,准确生动,后代作为成语,达几十条之多,如拔苗助…
冯天瑜、张艳国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和谐资料的汇编,也是学术界首次进行的这方面工作。所收…
张涛,陈修亮 著
易学作为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笺注之学,用当今西方用语说是诠释学…
周生春
《老子》,一名《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作。全书共五千余字,分为8…
张采民、张石川
庄子的思想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对知识分子产…
殷美满
这本《朱熹解易》,主要阐释朱熹的《周易本义》经文、《彖传》、《象传》及其…
周满江 著
《诸子百家与文化元典》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来重新解读(而…
杨玲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重要的一支,其思想是构成中国文化不可忽略的因素,更是中国…
吕不韦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产生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
邵汉明
《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一部奇…
蔡方鹿、舒大刚、郭齐
《新视野新诠释: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上下)》主要内容包括:朱熹哲学的新解…
刘保贞 编著
墨子(公元前470一前381年),姓墨,名翟,鲁国人(或说来国人),曾仕于宋,…
朱杰人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干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对…
屈小强 著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来重新解…
史应勇
郑玄是中国古籍整理的奠基人,现存的多部儒家经典,都是经由郑玄之手,才得以…
边铁 等编写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它集中了儒家思想…
吕坤
《呻吟语世说新语(最新图文普及版)》作者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
任强
本书从“道成肉身与道法天命”、“信仰与理解”、“法律与信仰”三个方面,对…
曾凡朝
《易经》应指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本经,而不应包括战国以解释《周易》为…
王秋生
如果说中华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皇冠,那么她的经典名句,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她是…
任晓军
道德经,是对自然与生命极为准确的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纷争源于对自然的无知。…
步近智
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 本书简明而系统地阐述我国自先…
张绍金
从来说“法无定法”,学习《周易》也是如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学到…
王语道
暂缺简介...
张其成
马恒君 著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
多杰才旦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东方的哲学家们已经开始对“禅坐、冥想”做深入的研究与…
孙正聿 著
本文集共九卷:第一卷《哲学的目光》,从哲学的反思特性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哲…